【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锌基双金属-氮掺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于电极催化剂
本专利技术属于杂化材料制备
,涉及杂原子掺杂,尤其涉及一种锌基双金属-氮掺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于电极催化剂。
技术介绍
金属-空气电池、氢/醇燃料电池因其具有能量密度高、绿色环保、安全性好等优点,成为能量储存与转换领域的研究热点。这类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空气电极一侧会发生4电子氧还原反应(ORR),由于受到缓慢反应动力学限制,会产生很高的过电位,从而降低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和循环寿命,阻碍此类电池的商业化应用进程。因此,需要开发高效、稳定的ORR电催化剂来提高电池的运行效率和寿命。Pt基贵金属催化剂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都具有优异的ORR电催化活性,但是其储量稀少、价格昂贵且稳定性较差,不利于规模化应用。因此,开发高效稳定、价格低廉的非贵金属电催化剂是目前ORR电催化剂的发展趋势。其中金属-氮掺杂碳材料因其类Pt活性位点多(如吡啶-氮、石墨-氮、金属-氮等)、比表面积大、孔结构丰富、稳定性好等优点,成为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最有望代替Pt基贵金属的ORR电催化剂(Sc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锌基双金属-氮掺杂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n(a)将金属氯化物、氯化锌和碳源分子溶解于水中形成混合溶液,所述碳源分子溶于水中的浓度为1~5 wt.%,其中,所述金属氯化物:氯化锌:碳源分子的质量比为5~15:5~15:1;/n(b)以三聚氰胺泡沫为骨架和氮源,将其充分浸泡于上述混合溶液中,取出干燥,得到双金属离子和碳源分子包覆的三聚氰胺泡沫前驱体;/n(c)将所述前驱体在惰性气体氛围中以5~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00~1000℃退火1~2h,冷却至室温,得碳化产物;/n(d)将碳化产物粉碎,经酸、水、醇洗和干燥,得到锌基双金属-氮掺杂碳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锌基双金属-氮掺杂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将金属氯化物、氯化锌和碳源分子溶解于水中形成混合溶液,所述碳源分子溶于水中的浓度为1~5wt.%,其中,所述金属氯化物:氯化锌:碳源分子的质量比为5~15:5~15:1;
(b)以三聚氰胺泡沫为骨架和氮源,将其充分浸泡于上述混合溶液中,取出干燥,得到双金属离子和碳源分子包覆的三聚氰胺泡沫前驱体;
(c)将所述前驱体在惰性气体氛围中以5~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00~1000℃退火1~2h,冷却至室温,得碳化产物;
(d)将碳化产物粉碎,经酸、水、醇洗和干燥,得到锌基双金属-氮掺杂碳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锌基双金属-氮掺杂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金属氯化物:氯化锌:碳源分子的质量比为10: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锌基双金属-氮掺杂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碳源分子是溶于水的糖类、有机羧酸类、聚醇类或表面活性剂;所述金属氯化物为铁盐、钴盐、镍盐或锰盐,优选六水合氯化铁或无水氯化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锌基双金属-氮掺杂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糖类为葡萄糖、蔗糖、果糖、麦芽糖,优选葡萄糖;所述有机羧酸类为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石榴,刘鑫河,代晨晨,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