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可以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提高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降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是业界不断追求的目标。为了提高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国内外开发了众多新型结构的高效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如刻槽埋栅、选择性发射极、晶体硅异质结(HeterojunctionwithIntrinsicThin-layer,缩写为HIT)、背结背接触结构(InterdigitatedBackContac,缩写为IBC)等结构,上述结构均可以将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提高25%及以上。相比于上述一般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隧穿氧化物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将P型区和N型区全部转移到电池的背面,可以使受光面的遮光损耗基本降为0,短路电流得到极大提升。同时,隧穿氧化物钝化接触结构使得电池的开路电压进一步提高,因此,隧穿氧化物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具有更高的转换效率。但是将隧穿氧化物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受光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提供一基底;/n在所述基底的背光面,采用硬质掩膜形成交替分布的P型区和N型区;/n形成分别与所述P型区和N型区接触的电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基底;
在所述基底的背光面,采用硬质掩膜形成交替分布的P型区和N型区;
形成分别与所述P型区和N型区接触的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区为P型硅锗区,所述N型区为N型硅锗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基底后,在所述基底的背光面,采用硬质掩膜形成交替分布的P型区和N型区前,所述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基底的背光面依次形成背光面钝化层和本征非晶硅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硬质掩膜形成交替分布的P型区和N型区,包括:
在所述硬质掩膜的掩蔽下,采用低温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在所述本征非晶硅层上形成交替分布的P型区和N型区;对应形成所述P型区和N型区的位置的所述本征非晶硅层被去除,相邻所述P型区和N型区之间的所述本征非晶硅层被保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化学气相沉积工艺的温度为300℃~40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科,姜帅,贾锐,金智,刘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