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7579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节能型接触器,其包括,安装壳体,安装壳体内安装有端子罩体、衔铁、上支板、下支板、支撑板一、支撑板二、线圈、导柱一、导柱二,所述的端子罩体靠近安装壳体的顶部,上支板、下支板水平设置于安装壳体内,上支板处于下支板的上方并且靠近端子罩体,所述的线圈安装于上支板与下支板之间,所述的支撑板一、支撑板二设置于上支板上,当线圈通电时,线圈吸引衔铁,衔铁沿着导柱一、导柱二下移,接着衔铁能够触发触发断电机构工作,从而使线圈断电,当电源断电时,电容器放电,电磁铁吸引挡板,导柱三、导柱四移动,弹簧二呈压缩状态,限位卡块远离衔铁且与衔铁分离,接着衔铁沿着导柱一、导柱二上移,触发断电机构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接触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接触器
,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型接触器。
技术介绍
接触器分为交流接触器(电压AC)和直流接触器(电压DC),它应用于电力、配电与用电。接触器广义上是指工业电中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交流接触器利用主接点来开闭电路,用辅助接点来导通控制回路,接触器是利用线圈来控制电路的通断,接触器通电后,常开的就闭上了,常闭的打开,这样来控制。目前,交流接触器的电磁系统在吸合后仍需持续给电磁线圈供电,才能保证交流接触器的正常工作,这种交流接触器由于需要持续通电,所以电磁系统温度高,首先造成接触器的使用寿命短,交流接触器的电磁线圈持续通电,也浪费大量电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节能型接触器。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节能型接触器,其包括:安装壳体,安装壳体内安装有端子罩体、衔铁、上支板、下支板、支撑板一、支撑板二、线圈、导柱一、导柱二,所述的端子罩体靠近安装壳体的顶部,上支板、下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型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安装壳体,安装壳体内安装有端子罩体、衔铁、上支板、下支板、支撑板一、支撑板二、线圈、导柱一、导柱二,所述的端子罩体靠近安装壳体的顶部,上支板、下支板水平设置于安装壳体内,上支板处于下支板的上方并且靠近端子罩体,所述的线圈安装于上支板与下支板之间,所述的支撑板一、支撑板二设置于上支板上,导柱一、导柱二分别平行设置于支撑板一、支撑板二的一侧,衔铁水平套设于导柱一、导柱二上,导柱一、导柱二上套设有弹簧一,弹簧一的一端与上支板相抵、另一端与衔铁相抵,衔铁处于端子罩体的下方并且与端子罩体配合,所述的上支板与线圈之间设置有触发断电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安装壳体,安装壳体内安装有端子罩体、衔铁、上支板、下支板、支撑板一、支撑板二、线圈、导柱一、导柱二,所述的端子罩体靠近安装壳体的顶部,上支板、下支板水平设置于安装壳体内,上支板处于下支板的上方并且靠近端子罩体,所述的线圈安装于上支板与下支板之间,所述的支撑板一、支撑板二设置于上支板上,导柱一、导柱二分别平行设置于支撑板一、支撑板二的一侧,衔铁水平套设于导柱一、导柱二上,导柱一、导柱二上套设有弹簧一,弹簧一的一端与上支板相抵、另一端与衔铁相抵,衔铁处于端子罩体的下方并且与端子罩体配合,所述的上支板与线圈之间设置有触发断电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衔铁的底部设置有抵触块一、抵触块二,抵触块一、抵触块二靠近衔铁的端部,上支板上开设有用于抵触块一、抵触块二穿过的避让孔,当衔铁沿着导柱一、导柱二下移时,抵触块一、抵触块二穿过上支板上的避让孔,接着抵触块一、抵触块二与触发断电机构接触,所述的触发断电机构包括触发断电组件一、触发断电组件二,抵触块一、抵触块二能够分别触发触发断电组件一、触发断电组件二工作,所述的触发断电组件一、触发断电组件二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连接杆、静触头、连接管、连接板、连杆、动触头、弹性件,连接杆水平连接于安装壳体的内壁处,所述的静触头设置于连接杆的端部,所述的连接管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雪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贝思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