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正庭专利>正文

一种节电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7578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电接触器,该节电接触器还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内部的静铁芯与动铁芯,静铁芯位于动铁芯的下方,且静铁芯与动铁芯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动铁芯的下端外表面中心处镶嵌有永磁体,且动铁芯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杆,连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动触头,且外壳的上端外表面对应动触头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静触头,静铁芯的上端开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的内部套接有位于永磁体正下方的线圈。该节电接触器,节省电力,动铁芯与静铁芯吸合和断开时动作都比目前的电磁接触器的动作快,既减少和避免了接触器主触头相间短路或电弧烧蚀造成的生产、人身事故,而且衔铁和静铁芯间的吸合力是恒定的,也减少了触头的磨损,延长其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电接触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接触器
,具体为一种节电接触器。
技术介绍
接触器是可快速切断交流或直流主回路,频繁地接通或断开大电流负载的装置,是电力领域广泛使用的一种电力电器。当给接触器的电磁线圈通电后,电磁线圈中电流产生的磁场使静铁芯的磁场吸力吸合动铁芯,并带动接触器的触点动作,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二者是联动的。当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合力消失,衔铁在释放弹簧作用下释放复位,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但是现有的接触器在使用时必须给电磁线圈一直通着电,才能保持触点闭合,既费电又因动铁芯与静铁芯吸合和断开时动作慢,容易出现触点相间短路或烧蚀造成生产、人身事故,触头的磨损也会缩短接触器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节电接触器,该节电接触器,节省电力,动铁芯与静铁芯吸合和断开时动作都比目前的电磁接触器的动作快,既减少和避免了接触器主触头间短路或电弧烧蚀造成的生产、人身事故,延长了接触器的寿命,而且节电接触器在吸合后电磁接触器中的电流为零,衔铁和静铁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电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桥ZQ,整流桥ZQ的交流输入端接电感L1的一端、压敏电阻RV的一端,整流桥ZQ的另一交流输入端接RV的另一端,ZQ输出端正极接二极管D1阳极、电容C2正极、R1的一端、R5的一端,ZQ输出端的负极接地,D1的阴极接C1的正极、R3的一端、R2的一端、R4的一端、场效应管VF3的漏极、VF4的漏极、D3的阴极,电容C1的负极接地、C2的负极接地,光压耦合电路IC2的1脚接R4的另一端,2脚接VF2的漏极,3脚接R3的另一端,4脚接可控硅SCR2的阳极,5脚接VF4的栅极,6脚接VF4的源极、D3的阳极、电磁线圈的末端B、VF1的漏极,7脚接VF3的栅极,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电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桥ZQ,整流桥ZQ的交流输入端接电感L1的一端、压敏电阻RV的一端,整流桥ZQ的另一交流输入端接RV的另一端,ZQ输出端正极接二极管D1阳极、电容C2正极、R1的一端、R5的一端,ZQ输出端的负极接地,D1的阴极接C1的正极、R3的一端、R2的一端、R4的一端、场效应管VF3的漏极、VF4的漏极、D3的阴极,电容C1的负极接地、C2的负极接地,光压耦合电路IC2的1脚接R4的另一端,2脚接VF2的漏极,3脚接R3的另一端,4脚接可控硅SCR2的阳极,5脚接VF4的栅极,6脚接VF4的源极、D3的阳极、电磁线圈的末端B、VF1的漏极,7脚接VF3的栅极,8脚接VF3的源极、电磁线圈始端A、SCR1阳极,VF2栅极接时基电路IC1的3脚、VF1的栅极、VF2的源极接地,稳压管DW1阴极接R1的另一端、C3的一端,DW1的正极接C3的另一端、D2的阴极、晶体管T的基极,D2的阳极接地,T的集电极接R2的另一端、SCR2的控制极、SCR1的控制极,T的发射极接地,SCR2的阴极接地,IC1的1脚接地,2脚接6脚、R6的一端、C5的一端,4脚接8脚、DW2阴极、R6的另一端、R5的另一端,DW2阳极接地,VF1的源极接地,C5的另一端接地,SCR1阴极接地;
其中,该节电接触器还包括外壳(1)、位于外壳(1)内部的静铁芯(2)与动铁芯(3),静铁芯(2)位于动铁芯(3)的下方,且静铁芯(2)与动铁芯(3)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4),动铁芯(3)的下端外表面中心处镶嵌有永磁体(5),且动铁芯(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杆(6),连杆(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动触头(7),且外壳(1)的上端外表面对应动触头(7)的位置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庭
申请(专利权)人:李正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