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辅助动力的自然循环系统及热汽泡驱动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然循环系统
,特别是涉及一种带辅助动力的自然循环系统及热汽泡驱动模块。
技术介绍
在热能领域中,特别是核电工程中,通常会采用非能动安全系统来排出反应堆内部的高温热量,非能动安全系统由于无需机械部件和电路控制,运行稳定性更好。自然循环系统是利用蒸汽和水的密度差设计而成的一种非能动安全系统,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8648837A、申请公布日为2018.10.12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全自然循环的模块式小型反应堆,并具体公开了该反应堆包括反应堆本体、安全壳、水池和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包括热交换器,热交换器一端通过管道、余热排出系统出口隔离阀与直流蒸汽发生器的给水入口相连,另一端通过管道、余热排出系统入口隔离阀与直流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相连,蒸汽出口与热交换器之间设置有补水箱。当冷水在直流蒸汽发生器中时被加热成蒸汽,蒸汽经管道、余热排出系统出口隔离阀进入热交换器中被冷凝成冷水,冷水随后通过管道、余热排出系统入口隔离阀循环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辅助动力的自然循环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蒸汽发生器、换热器,以及热汽泡驱动模块,所述蒸汽发生器的出口与所述换热器的进口之间连通有蒸汽管路,所述换热器的出口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的入口之间连通有水液管路;/n所述热汽泡驱动模块包括动力腔体和振荡排汽结构,所述动力腔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水液管路连接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的进水阻力小于所述第二接口的进水阻力,所述第一接口的排水阻力大于所述第二接口的排水阻力;所述振荡排汽结构的进汽口与所述蒸汽管路连接,且所述振荡排汽结构的排汽口连通至所述动力腔体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辅助动力的自然循环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蒸汽发生器、换热器,以及热汽泡驱动模块,所述蒸汽发生器的出口与所述换热器的进口之间连通有蒸汽管路,所述换热器的出口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的入口之间连通有水液管路;
所述热汽泡驱动模块包括动力腔体和振荡排汽结构,所述动力腔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水液管路连接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的进水阻力小于所述第二接口的进水阻力,所述第一接口的排水阻力大于所述第二接口的排水阻力;所述振荡排汽结构的进汽口与所述蒸汽管路连接,且所述振荡排汽结构的排汽口连通至所述动力腔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辅助动力的自然循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处分别设有流体二极管,位于所述第一接口处的流体二极管为第一流体二极管,位于所述第二接口处的流体二极管为第二流体二极管,所述流体二极管沿所述水液管路的正向液流阻力小于沿所述水液管路的逆向液流阻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辅助动力的自然循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流体二极管为收缩/扩张型二极管,所述收缩/扩张型二极管包括进水管段和排水管段,以及连接在所述进水管段和排水管段之间的锥管段,所述锥管段的收缩口与所述进水管段连接,所述锥管段的扩张口与所述排水管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辅助动力的自然循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流体二极管还包括设置在锥管段的收缩口与进水管段之间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为垂直于所述锥管段的轴线方向布置的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