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率尺度的全自然循环反应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体化反应堆领域,特别是多功率尺度的全自然循环反应堆领域。
技术介绍
现阶段,为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小型反应堆研发已受到国内外的重点关注,而小型反应堆可以单独或作为一个较大联合体的模块建造,容量可随需求的增长而增加。对于小型堆,一体化设计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主冷却剂系统主要设备均位于压力容器内,包括蒸汽发生器、控制棒驱动机构、稳压器等,一体化的设计取消了主管道,消除了大破口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福岛事故发生后,非能动技术以其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技术不依靠外部输入(力、功率或者信号、人工操作),它们的效果取决于自然物理规律(例如重力、自然对流、热传导等)、固有特性(如材料属性等),或者系统内的能量(如化学反应、衰变热等)。非能动系统的应用,使系统处于失效安全状态,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使堆芯熔化的概率降低1至2个数量级。此外,基于地区供热、发电甚至于热电联供的需求,将反应堆设计为可灵活方便的实现不同蒸汽品质输出或者热电联供显得尤为必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率尺度的全自然循环反应堆,其特征在于:反应堆采用一体化设计方案,主回路换热器为大盘管,设置于反应堆的堆芯上方,并围绕堆芯吊篮布置;在所述堆芯吊篮的不同高度的周向等间距安装负荷需求隔离阀;冷却剂经过所述堆芯加热后通过所述堆芯吊篮围成的上升段,经由开启的所述负荷需求隔离阀流入主回路换热器侧,通过横掠传热管管束加热管内流体,以产生热交换,给水经加热后经由蒸汽/热水管道流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率尺度的全自然循环反应堆,其特征在于:反应堆采用一体化设计方案,主回路换热器为大盘管,设置于反应堆的堆芯上方,并围绕堆芯吊篮布置;在所述堆芯吊篮的不同高度的周向等间距安装负荷需求隔离阀;冷却剂经过所述堆芯加热后通过所述堆芯吊篮围成的上升段,经由开启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展,杨波,曹克美,王海涛,杨建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