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野生动物优化的识别算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7524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野生动物优化的识别算法,包括计算模块、传输模块、定位模块和识别模块;所述计算模块用于数据的计算;所述传输模块用于高速低延时传输;所述定位模块用于卫星定位,形成位置定位;所述识别模块用于鸟类声纹识别,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过计算模块用于数据的计算,传输模块用于高速低延时传输,定位模块用于卫星定位,形成位置定位,识别模块用于鸟类声纹识别,从而共同完成野生动物的精确监测,最终将空天地数据在一体化平台进行输出,全国多数保护区及野保机构的分析数据最终形成全国主要野生动物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实时监测物种的变化趋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野生动物优化的识别算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野生动物优化的识别
,具体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野生动物优化的识别算法。
技术介绍
野生动物,是指在大自然的环境下生长且未被驯化的动物,野生动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泛指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以及软体动物和昆虫类,狭义指除了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以外的上述各类动物,即包括兽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按照野生动物与人类的密切联系程度,又可以将野生动物划分为野外环境的野生动物和人工繁殖的野生动物,《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但是目前市场上的野生动物优化的识别算法不够全面,对于数据的接收与传输慢,且不能对于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造成识别率低,且资料不齐全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野生动物优化的识别算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目前市场上的野生动物优化的识别算法不够全面,对于数据的接收与传输慢,且不能对于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野生动物优化的识别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模块、传输模块、定位模块和识别模块;/n所述计算模块用于数据的计算;/n所述传输模块用于高速低延时传输;/n所述定位模块用于卫星定位,形成位置定位;/n所述识别模块用于鸟类声纹识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野生动物优化的识别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模块、传输模块、定位模块和识别模块;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数据的计算;
所述传输模块用于高速低延时传输;
所述定位模块用于卫星定位,形成位置定位;
所述识别模块用于鸟类声纹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野生动物优化的识别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块依托高算力的GPU算力云,通过150多层的卷积神经网络架构搭建的深度学习算法模型可以对微小的野生动物进行精确的识别,同时依托于Nvidia、Rockchip和Bitmain芯片的联合开发,可以部署在他们集群环境和边缘盒式产品中,使得识别速度高且算力性价比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野生动物优化的识别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结合5G的高速低延时传输,传输中将信息通过以太网传输到数据采集服务器和含GPU显示电脑;
所述数据采集服务器将数据通过以太网交换机传输到GPU识别服务器集群和业务分析服务器;
所述GPU识别服务器集群和业务分析服务器将数据传输到鸟类信息提示系统和激光驱鸟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野生动物优化的识别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传输中将数据进行加密,
完全按照国密局要求的IPSECVPN标准实现,且按照内核级的加解密处理以及网络隔离,并以国密认证的TF32A09芯片为核心,硬件实时加密;
其服务器采用双层网关,前置作为防火墙,后置作为安全通信服务器,防火墙用于过滤非法的业务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石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叁拾柒号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