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负压吸附技术的煤矿井筒施工智能安全巡检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7462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基于负压吸附技术的煤矿井筒施工智能安全巡检系统,包括驱动轴、驱动轮、滚珠轴承、驱动电机、发射天线、通讯装置、图像采集装置、云台、控制装置、智能传感器装置、负压吸附装置和壳体;壳体固定安装在底座上,负压吸附装置位于壳体内并且负压吸附装置的进气口朝向底座,通讯装置安装在壳体内并且通讯装置的信号发射输出端与发射天线连接,发射天线、云台和智能传感器装置分别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外侧壁上,图像采集装置安装在云台上,控制装置安装在壳体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智能安全巡检系统可巡检井壁的安全状态,基于智能视频及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可智能识别危险源并及时预警,提高井筒施工的安全监测和信息采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Intelligent safety inspection system of coal mine shaft construction based on negative pressure adsorption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负压吸附技术的煤矿井筒施工智能安全巡检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井筒施工的安全监测
具体地说是基于负压吸附技术的煤矿井筒施工智能安全巡检系统。
技术介绍
针对煤矿建井凿井施工的工作面空间小,人员相对集中,再加上粉尘雾气大,打眼时噪声大,可见度小,使得作业人员自我防护能力相对减弱,存在多种安全隐患,井筒建设属于高风险工程,因其施工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井筒事故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后果通常是比较严重的。从信息学角度来看,风险源于地下危岩环境信息采集不及时、信息分析处理不完善、信息的共享和利用不充分。要实现井筒建设的安全和高效,关键在于提高井筒施工的安全监测和信息采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因此,急需研制煤矿井筒施工智能安全巡检系统,替代目前的人工安监和巡检。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井筒建设时期负责安全监视和巡检的基于负压吸附技术的煤矿井筒施工智能安全巡检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负压吸附技术的煤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负压吸附技术的煤矿井筒施工智能安全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轴、驱动轮、滚珠轴承、驱动电机、发射天线(5)、通讯装置(6)、图像采集装置(7)、云台(8)、控制装置(9)、智能传感器装置(10)、负压吸附装置(11)和壳体(12);所述壳体(12)固定安装在底座(17)上,所述底座(17)上固定安装有轴承壳,所述滚珠轴承和所述驱动电机分别安装在所述轴承壳内,所述驱动轴安装在所述滚珠轴承上,所述驱动轴的一端穿过所述驱动轮的中心孔并与所述驱动轮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所述负压吸附装置(11)位于所述壳体(12)内并且所述负压吸附装置(11)的进气...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负压吸附技术的煤矿井筒施工智能安全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轴、驱动轮、滚珠轴承、驱动电机、发射天线(5)、通讯装置(6)、图像采集装置(7)、云台(8)、控制装置(9)、智能传感器装置(10)、负压吸附装置(11)和壳体(12);所述壳体(12)固定安装在底座(17)上,所述底座(17)上固定安装有轴承壳,所述滚珠轴承和所述驱动电机分别安装在所述轴承壳内,所述驱动轴安装在所述滚珠轴承上,所述驱动轴的一端穿过所述驱动轮的中心孔并与所述驱动轮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所述负压吸附装置(11)位于所述壳体(12)内并且所述负压吸附装置(11)的进气口朝向所述底座(17),所述通讯装置(6)安装在所述壳体(12)内并且所述通讯装置(6)的信号发射输出端与所述发射天线(5)连接,所述发射天线(5)、所述云台(8)和所述智能传感器装置(10)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12)的外侧壁上,所述图像采集装置(7)安装在所述云台(8)上,所述控制装置(9)安装在所述壳体(12)内部,所述图像采集装置(7)的信号输出端和所述智能传感器装置(10)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9)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所述控制装置(9)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通讯装置(6)的信号输入端、所述驱动电机的信号输入端和所述负压吸附装置(11)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负压吸附技术的煤矿井筒施工智能安全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包括相互独立的左驱动轴(1)和右驱动轴(13),所述驱动轮包括相互独立的左驱动轮(2)和右驱动轮(14),所述滚珠轴承包括相互独立的左滚珠轴承(3)和右滚珠轴承(15),所述驱动电机包括相互独立的左驱动电机(4)和右驱动电机(16),所述轴承壳包括相互独立的左轴承壳(18)和右轴承壳(19);所述壳体(12)固定安装在底座(17)的中心,所述左轴承壳(18)和所述右轴承壳(19)对称安装在所述壳体(12)左右两侧的所述底座(17)上,所述左滚珠轴承(3)和所述左驱动电机(4)分别安装在所述左轴承壳(18)内,所述左驱动轴(1)安装在所述左滚珠轴承(3)上,所述左驱动轴(1)的一端穿过所述左驱动轮(2)的中心孔并与所述左驱动轮(2)固定连接,所述左驱动轴(1)的另一端与所述左驱动电机(4)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所述右滚珠轴承(15)和所述右驱动电机(16)分别安装在所述右轴承壳(19)内,所述右驱动轴(13)安装在所述右滚珠轴承(15)上,所述右驱动轴(13)的一端穿过所述右驱动轮(14)的中心孔并与所述右驱动轮(14)固定连接,所述右驱动轴(13)的另一端与所述右驱动电机(16)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负压吸附技术的煤矿井筒施工智能安全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附装置(11)包括吸附电机(11-1)、吸附盘(11-2)、叶轮(11-3)和叶轮壳(11-4);所述叶轮(11-3)安装在所述叶轮壳(11-4)内,所述吸附电机(11-1)固定安装在所述叶轮壳(11-4)的顶部,所述吸附电机(11-1)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叶轮(11-3)的动力输入端驱动连接;所述叶轮壳(11-4)通过螺钉(11-5)固定安装在所述吸附盘(11-2)的顶部,所述吸附盘(11-2)的顶部设有偏离所述吸附盘(11-2)中的吸气孔(11-9);所述吸附盘(11-2)的底部安装在所述底座(17)上,且所述进气口(11-6)与大气流体导通,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文俊刘亮平郭存远张亮智为然张帅颜挺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