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2D展布图的桥梁结构外观缺陷记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7451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2D展布图的桥梁结构外观缺陷记录方法,属于结构安全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S1:自定义缺陷图标;S2:采集缺陷构件信息,桥梁检测系统根据构件的实际长宽值按合适比例呈现在2D展布图上;S3:采集构件缺陷信息,根据观测到的缺陷信息在2D展布图上选择合适的图标准确绘制出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图形绘制的方法,可以大幅减轻现场桥梁外观检测的工作量,录入方式快速简洁方便,与常规检测相比,具有较多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2D展布图的桥梁结构外观缺陷记录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外观缺陷检测
,涉及一种平面展开图的外观缺陷记录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2D展布图的桥梁结构外观缺陷记录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桥梁建设的迅速发展,全国已建和在建桥梁数量与日增多,为了维护桥梁的正常运营,需对桥梁进行检测工作,包括外观缺陷检测和结构安全检测。通过对桥梁进行外观缺陷检测,可确保桥梁的安全,同时外观检测记录是后期养护维修的依据,其意义重大,不可忽视,尤其是在检测时,不能遗漏或错记一些重要的缺陷及相关信息,会影响到对结构安全的判断。目前有三种方式进行桥梁外观检测形成报告记录:1)人工记录并整理成报告文档,效率极低、错漏率很高;2)随着信息化检测的不断发展,多家单位已研发出了基于移动端(手机、平板)录入桥梁缺陷信息的检测软件,可一定程度上提高检测桥梁,但需要手动输入或选择桥梁构件信息、缺陷类型、缺陷属性和缺陷位置,输入方式较为繁琐,且只能单条录入缺陷信息,已无法再度提高桥梁外观缺陷检测的效率,对于运行多年或处于重要位置的桥梁,缺陷较多(如裂缝、破损、剥落等),由于时间限制和人力疲劳,易遗漏和录入出错;3)利用无人机或电子扫描设备观察,设备维护成本高、受限于现场环境难以检测全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2D展布图的桥梁结构外观缺陷记录方法,提高现场检测和报告整理的效率,且能普遍运用推广,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桥梁检测软件平板端的结构2D展布图的外观缺陷记录方法,利用平板的信息化录入,批量采集桥梁构件的外观缺陷信息,上传至电脑端整理成报告文档,是桥梁检测工程师能快速且正确的录入缺陷信息,避免错漏记缺陷,在现有的检测技术上进一步完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广泛普及,使检测信息化。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2D展布图的桥梁结构外观缺陷记录方法,通过建立基于平板检测系统,实现在2D平面展布图上图形绘制缺陷信息(缺陷类型、缺陷属性和缺陷位置),从而自动生成桥梁外观缺陷文字记录和平面图记录。该方法包括一款桥梁检测系统和安卓系统平板,其中安卓系统平板用于安装桥梁检测软件,桥梁检测系统用于录入桥梁的构件信息、缺陷类型、缺陷属性和缺陷位置,2D平面展布图置于桥梁检测系统内部,将桥梁构件展开为平面图,预先录入该构件的实际长、宽,以一定比例缩放到安卓系统平板上,并以不同图形形状定义为不同的缺陷类型,最后在平面图上绘制缺陷类型、大小及位置,以系统内置算法自动换算成实际缺陷大小和位置,从而生成外观缺陷文字记录。该方法是在安卓系统平板、桥梁检测系统上完成的;安卓系统平板用于安装桥梁检测系统,具有数据显示和绘制图形功能。该记录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自定义缺陷图标;S2:采集缺陷构件信息,桥梁检测系统根据构件的实际长宽值按合适比例完整呈现在2D展布图上;S3:采集构件缺陷信息,根据观测到的缺陷信息在2D展布图上选择合适的图标准确绘制出来。进一步,步骤S1中,采用图标与缺陷类型一对一的方式定义缺陷图标。进一步,步骤S1中,不同缺陷类型以不同的形状或颜色进行区分。进一步,步骤S1中,对于缺陷类型为裂缝或开裂等,当旋转后的方向与纵轴的夹角为0°~30°,150°~180°时,定义为纵向;当旋转后的方向与纵轴的夹角为30°~60°,120°~150°时,定义为斜向;旋转后的方向与纵轴的夹角为60°~90°时,定义为横向。进一步,步骤S1中,对距左右侧、上下缘或前后端位置显示,将缺陷构件任一部位一分为二成左右侧、上下缘和前后端,若图标所在位置面积或长度≥50%,则为距该侧、距该缘和距该端的距离。进一步,步骤S1中,距前后端为所有构件部位定位通用,距左右侧为构件部位为水平方向定位使用,距上下缘为构件部位为竖直方向定位使用。进一步,步骤S2中,不同的构件(主梁、桥墩、桥台等)应从不同角度将其展开为2D平面图,其中不同的角度包括俯视、正视和侧视。进一步,步骤S2中,桥梁检测系统是根据内含的缺陷图标识别模块、缺陷图标位置识别与换算模块、缺陷图标大小换算模块、缺陷图标方向识别模块,能快速识别出所选定的图标、大小、位置及方向。进一步,步骤S3中,根据选择的缺陷类型、位置、大小自动生成外观缺陷文字记录。进一步,步骤S3中,由展布图上所识别出来的文字信息通过文字转换软件转换成word版本的文字记录。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以图形的方式选择缺陷类型,直观可见,操作简单,根据放置位置和缺陷的大小内置软件自动获取相关参数,转换成文字信息,可减少人工测量和录入的误差,同时实现了批量录入桥梁缺陷信息,大大提高现场检测的效率和准确率。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外观缺陷记录方法的系统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图标识别及文字转换实施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以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图2,图1是本专利技术桥梁结构2D展布图的外观缺陷记录方法简要系统流程示意图及内置算法模块,如图1所示,现场录入构件缺陷信息只需要三步,第一步是选择所要采集缺陷的构件,第二步是输入该构件展开后的实际长宽值,第三步是根据观测到的缺陷信息在展布图上选择合适的图标准确(大小、位置、方向)绘制出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2D展布图的桥梁结构外观缺陷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S1:自定义缺陷图标;/nS2:采集缺陷构件信息,桥梁检测系统根据构件的实际长宽值按合适比例呈现在2D展布图上;/nS3:采集构件缺陷信息,根据观测到的缺陷信息在2D展布图上选择合适的图标准确绘制出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2D展布图的桥梁结构外观缺陷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自定义缺陷图标;
S2:采集缺陷构件信息,桥梁检测系统根据构件的实际长宽值按合适比例呈现在2D展布图上;
S3:采集构件缺陷信息,根据观测到的缺陷信息在2D展布图上选择合适的图标准确绘制出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结构外观缺陷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采用图标与缺陷类型一对一的方式定义缺陷图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结构外观缺陷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不同缺陷类型以不同的形状或颜色进行区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桥梁结构外观缺陷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对于缺陷类型为裂缝或开裂,当旋转后的方向与纵轴的夹角为0°~30°,150°~180°时,定义为纵向;当旋转后的方向与纵轴的夹角为30°~60°,120°~150°时,定义为斜向;旋转后的方向与纵轴的夹角为60°~90°时,定义为横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桥梁结构外观缺陷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对距左右侧、上下缘或前后端位置显示,将缺陷构件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新华张朋刘大洋缪庆旭王进松李仁富唐定梅黄光清李功文孙中洋
申请(专利权)人:招商局重庆公路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