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事件链的绿潮灾害动态风险评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7352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56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鉴于当前绿潮应急事件等级判定,未综合考虑绿潮灾害的致灾危险性、典型承灾体的脆弱性、应急能力及由绿潮引发的次生事件风险,根据绿潮灾害致灾机理,以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三角形”理论为基础,综合考虑事件链的传递和损失放大效应,动态构建绿潮事件链,并以承灾体为核心,分别计算绿潮短时间内对渔业、旅游业、核电及重要活动区等典型产业类型承灾体的动态风险,最后根据各个承灾体所受风险程度综合判定当前事件的总体风险等级。

An event chain oriented dynamic risk assessment method for green tide disast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向事件链的绿潮灾害动态风险评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灾害风险评估
,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向事件链的绿潮灾害动态风险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绿潮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经常发生的有害藻华,可以对沿海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大型绿藻脱离固着基后漂浮,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绿潮暴发的主要肇事种多为绿藻门石莼科的石莼属和浒苔属。近年来,我国黄海浒苔绿潮灾害基本每年规律性的从4月发生至8月底消亡,持续5个月之久,可见其整体灾情的发展具有缓变的特征,但是,受到生长周期和漂移速度的影响,绿潮灾害对近岸承灾体的影响具有突发性和持续性,对承灾体的致灾主要涵盖由大的生物量带来的景观破坏、设备损坏,以及腐烂绿潮带来的环境污染、生物中毒和舆情事件等绿潮灾害的次生/衍生事件。中国专利文献CN201811202114.9公开一种基于生态模型的绿潮灾害预警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该系统包括绿潮信息数据库、可视化预报系统、敏感区预警系统三部分,绿潮信息数据库包括自动反演模块和手动输入模块,主要是下载和存储绿潮发生初期的位置,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向事件链的绿潮灾害动态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的评估过程包括:/n步骤1,以承灾体为中心划定三级或四级缓冲区,根据绿潮灾害监测范围、预测范围以及与缓冲区相交范围内的承灾体及其次生/衍生事件清单,利用链式效应解析模型构建动态事件链;/n步骤2,对包含绿潮灾害监测范围、预测范围以及承灾体所在的可能受影响区的全部海域进行网格划分,并基于该网格进行承灾体脆弱性评价;/n步骤3,基于绿潮灾害危险性、绿潮灾害应急处置能力指标定量化评估方法,获得绿潮灾害对不同承灾体的危险值和应急处置能力评价值;/n步骤4,基于承灾体脆弱性划分网格,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总体应用危险性*脆弱性/应急能力的计算公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事件链的绿潮灾害动态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的评估过程包括:
步骤1,以承灾体为中心划定三级或四级缓冲区,根据绿潮灾害监测范围、预测范围以及与缓冲区相交范围内的承灾体及其次生/衍生事件清单,利用链式效应解析模型构建动态事件链;
步骤2,对包含绿潮灾害监测范围、预测范围以及承灾体所在的可能受影响区的全部海域进行网格划分,并基于该网格进行承灾体脆弱性评价;
步骤3,基于绿潮灾害危险性、绿潮灾害应急处置能力指标定量化评估方法,获得绿潮灾害对不同承灾体的危险值和应急处置能力评价值;
步骤4,基于承灾体脆弱性划分网格,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总体应用危险性*脆弱性/应急能力的计算公式,对每个网格范围内绿潮灾害可能引发的包含渔业、旅游业、核电、保护区及重要活动区的产业经济损失事件等事件链的次级节点事件进行动态风险评估;
计算公式如下:
M1=(Hd+Hb+He)/3












式中,ri为绿潮灾害对第i个海域网格的动态风险指数,取值范围为0-10;
M1为绿潮灾害对当前环境相关目标的危险性指数,取值范围为0-10;
Hd为灾情危险性指数,取值范围为0-10;
Hb为缓冲区危险性指数,取值范围为0-10;
He为海况危险性指数,取值范围为0-10;

为灾情指标值,为灾情指标权重,灾情指标包括绿潮灾害等级、历史易发区、绿潮与承灾体的最近距离;
a为预警缓冲区序号,代表第a个预警缓冲区的相关属性;
b为第a个预警缓冲区的第b个危险性指标要素;
Wab为第a个预警缓冲区第b个危险性指标要素的危险性指标权重值;
Xab为第a个预警缓冲区第b个危险性指标要素的危险性指标值;

为海况指标值,为海况指标权重,海况指标包括水温、风速和盐度;
M2i为第i个网格的脆弱性指数,取值范围为0-10;
k为脆弱性指标体系中第k个脆弱性指标要素;
Wk为第k个脆弱性指标要素的权重值;
Fk为第k个脆弱性指标要素的脆弱性指标值;
M3为应急处置能力综合评价指数,取值范围为0-10;
步骤5,绿潮灾害对全部海域进行网格划分时,每个承灾体包含多个脆弱性评估网格,下面以单个承灾体为评估对象,统计绿潮对单个承灾体的动态风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熙芳胡伟郭敬天阮成卿鲁法明訚忠辉王立鹏商杰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国家海洋局青岛海洋预报台国家海洋局青岛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