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考选科模型及其建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7335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考选科模型及其建立方法,方法包括:建立一选科方案合适程度指数F(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考选科模型及其建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高考选科模型及其建立方法。
技术介绍
2014年9月19日,发布的《全国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以上海、浙江为试点地区)》,简称2017上海市“3+3”新高考改革方案。文件中提及,上海地区将于2017年作为试点地区正式实行“3+3”模式,并且将于2019年开始全国推广。作为新高考的第三届考生,都存在着对于加三的“选科难”问题,究竟该依据什么来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中选出自己将要面对参加高考的三门课程那?于是,通过对603名来自上海市不同学校的初三,高一,高二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他们在选科时大多都会被以下三点所左右①学生本人六门选考科目水平②选考科目对于“3+3”整体的影响。(其中包括每门学科花费时间,教师的建议评价,对于必考科目的影响等等)③选考科目对志愿高校及专业填报的影响。那么,能否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一种选科模型,使其能帮助同学们在选科时,只需将自己的学习成绩,每门学科花费时间,理想高校以及专业等一系列基本信息量化输入后,就能轻松的得到自己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考选科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建立一选科方案合适程度指数F(x),/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考选科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一选科方案合适程度指数F(x),



其中,S1为学生学科能力指数;
S2为对于必考科目的影响指数;
S3为对于志愿高校及专业影响指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学生学科能力指数具体还包括:学生考试成绩指标P1、任课教师评价指标P2、学生学习难易程度指标P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对于必考科目的影响指数具体还包括:节省时间成本指标U1、提高必考科目的学科能力指数U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3对于志愿高校及专业影响指数还包括:选科方案适配专业所占百分比R1、志向匹配程度指标R2、可选专业的发展前景指数R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可选专业的发展前景指数R3指数还包括方案适配专业总就业率T、各个可选专业总毕业人数N、各个可选专业毕业人数n,方案适配专业学生离校5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候正一陈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无漏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