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世文专利>正文

婴儿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725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婴儿枕头,主要由枕套和枕芯等部分组成,枕头的正面形状呈偏心圆环体,距圆环体中心下部l处在圆环体的两面的同一部位处各设有一个向内凹陷部,该两凹陷部不穿透,其顶部相距为h,凹陷部上半部分圆环的直径大,下半部分圆环的直径小。枕套采用纯棉布缝制,枕芯采用植物纤维,海绵和中药菊花等做填料。婴儿的头部重心枕于环的凹陷部,使头部受力面积增大,有利于婴儿头型和脑细胞的正常发育特别是有利于智力发育可防止形成偏头或扁头。(*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一种枕头,特别是涉及一种婴儿保健枕头。医学研究证明,新生婴儿的头骨处于骨化过程中,大脑发育较快,头骨间有许多的结缔组织联接,由于新生儿的骨和脑细胞组织脆软,其头骨和大脑的发育极易受重力的影响,新生婴儿每天有近2/3的时间都在睡眠而枕头对其骨胳的生长甚至大脑的发育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注意不够,将会导致偏头或扁头。中国专利CN89204085.3公开了一种婴儿保健布枕,它是采用兜形布料承载婴儿头部,布兜和支架制成活动结构,布枕两边四边形支承架由一根横梁支撑固定,支架的表面贴有一层弹性材料,兜形布料圈在支承架上压紧尼龙搭扣恰好围成“凹”形,它可根据婴儿不同成长阶段调节枕头高度。但这种布枕结构复杂,难以推广应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婴儿的头部受力均匀,有利于脑细胞发育,特别是智力发育,防止出现偏头或扁头的保健枕头,其结构简单,易于制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如下的技术措施该枕头主要由枕套和枕芯组成,枕头的正面呈偏心圆环体,圆环体的直径为d1,在圆环体中心下部处在圆环体的两面的同一部位处各设有一个向内凹陷部,该两凹陷部不穿透,其顶部相距为h1,凹陷部上半部分圆环的直径大,下半部分圆环的直径小,枕套采用纯棉布缝制,枕芯采用植物纤维,海绵和中药菊花等做填料。这种枕头的主要优点为1、圆环体的中心与凹陷部不同心,从而形成枕头的大小面,可以满足不同年令婴儿的需要,有利于婴儿头型和脑细胞的正常发育。2、婴儿的头部重心枕于凹陷处,头部与枕头贴合好,接触面积大,受力均匀。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枕头的正面外形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如图1-3所示;该枕头主要由枕套(1)和枕芯(2)组成,枕头的正面形状呈偏心圆环体,圆环体的直径d1=19-22厘米,距圆环体中心下部l=2-4厘米处在圆环体的两面的同一部位处各设有一个内凹陷部(3),该两凹陷部不穿透,其顶部相距h为1-2厘米,凹陷部(3)的上半部分环的直径d2=12-13厘米,下半部分环的直径d3=5-6厘米。枕套由棉布料缝制,枕芯用植物纤维,海绵和中药菊花等做填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儿枕头,主要由枕套(1)和枕芯(2)组成,其特征在于枕头的正面形状呈偏心圆环体,圆环体的直径为d↓[1],距圆环体中心下部l处在圆环体的两面的同一部位处各设有一个向内凹陷部(3),该两凹陷部不穿透,其顶部相距为h,凹陷部(3)的上半部分环的直径大,凹陷部(3)的下半部分环的直径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婴儿枕头,主要由枕套(1)和枕芯(2)组成,其特征在于枕头的正面形状呈偏心圆环体,圆环体的直径为d1,距圆环体中心下部处在圆环体的两面的同一部位处各设有一个向内凹陷部(3),该两凹陷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世文
申请(专利权)人:姚世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