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岩芯盘内岩芯识别与编录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7123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程地质勘探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岩芯盘内岩芯识别与编录的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待识别与编录的岩芯盘图片;步骤2:以岩芯盘图片为输入、岩芯盘图片中所有岩芯对象与回次分隔卡对象的类别、最小外包矩形的像素尺寸与左上角点坐标为输出,基于区域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构建并训练岩芯‑回次分隔卡识别模型;对待识别与编录的岩芯盘图片进行识别,根据回次分隔卡的像素尺寸与实际尺寸的折算率计算岩芯实际尺寸,计算每个对象的最小外包矩形的中心点坐标;步骤3:根据RQD阈值、进尺长度计算每个回次的岩石质量指标和岩芯钻取率,存储识别信息与编录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岩芯盘内岩芯识别与编录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效率,并降低成本。

A method of core identification and logging in core dis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芯盘内岩芯识别与编录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地质勘探
,特别是涉及一种岩芯盘内岩芯识别与编录的方法。
技术介绍
岩芯是根据地质勘查工作或工程的需要,使用环状岩芯钻头及其他取芯工具,从钻孔内取出的圆柱状岩石样品。岩心是研究和了解地下地质和矿产情况的重要实物地质资料。利用岩芯的性状查明地质体的岩性、破碎程度、结构面发育情况,并进一步计算出岩石质量指标RQD以及岩芯钻取率等工程指标的工作称为岩芯编录。现有地质工程中的岩芯编录方法主要依赖手工测量方案对放入岩芯盘内的岩芯进行测量与拍摄,从而提取与识别岩芯信息以建立岩芯编录资料。具体步骤如下:(1)基于岩芯编录通用规范摆放岩芯:将采集到的岩芯用防水记号笔在每段岩芯上进行编号,岩芯编号用代分数表示(代分数前的整数代表回次号,分母表示当前回次的岩芯总数,分子表示当前是第几块岩芯,如某钻孔第4回次,有5块编号的岩芯,其中第1块编号为),将编号完毕的岩芯遵循通用规范(不同回次号的岩芯按回次大小顺序(从小到大)由上向下摆放,分属于不同回次之间的相邻岩芯用回次卡片隔开,同一回次号的岩芯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岩芯盘内岩芯识别与编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n步骤1:获取待识别与编录的岩芯盘图片;其中,岩芯盘中的回次卡使用回次分隔卡(1),所述回次分隔卡(1)包括分隔板(2),所述分隔板(2)在下方对称设置有两个插脚(3),所述分隔板(2)包括长方体形的中间分隔部(2-1)、在中间分隔部(2-1)两侧对称设置的底面为梯形的直四棱柱形的两个端部(2-2);所述岩芯盘图片为包含岩芯盘中所有岩芯和回次分隔卡的图片;/n步骤2:对岩芯盘图片进行岩芯与回次分隔卡识别/n步骤2.1:以岩芯盘图片为输入、岩芯盘图片中所有岩芯对象与回次分隔卡对象的类别、最小外包矩形的像素尺寸与左上角点坐标为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芯盘内岩芯识别与编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获取待识别与编录的岩芯盘图片;其中,岩芯盘中的回次卡使用回次分隔卡(1),所述回次分隔卡(1)包括分隔板(2),所述分隔板(2)在下方对称设置有两个插脚(3),所述分隔板(2)包括长方体形的中间分隔部(2-1)、在中间分隔部(2-1)两侧对称设置的底面为梯形的直四棱柱形的两个端部(2-2);所述岩芯盘图片为包含岩芯盘中所有岩芯和回次分隔卡的图片;
步骤2:对岩芯盘图片进行岩芯与回次分隔卡识别
步骤2.1:以岩芯盘图片为输入、岩芯盘图片中所有岩芯对象与回次分隔卡对象的类别、最小外包矩形的像素尺寸与左上角点坐标为输出,基于区域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构建并训练岩芯-回次分隔卡识别模型;
步骤2.2:将所述待识别与编录的岩芯盘图片输入训练后的岩芯-回次分隔卡识别模型中,输出待识别与编录的岩芯盘图片中每个岩芯对象与回次分隔卡对象的类别、最小外包矩形的像素尺寸与左上角点坐标;
步骤2.3:提取识别出的岩芯对象与回次分隔卡对象的类别、最小外包矩形的像素尺寸与左上角点坐标;根据回次分隔卡对象的最小外包矩形的像素尺寸与实际尺寸的折算率、岩芯对象的最小外包矩形的像素尺寸,计算岩芯对象的最小外包矩形的实际尺寸,得到岩芯的实际长度;根据岩芯对象与回次分隔卡对象的左上角点坐标,计算岩芯对象与回次分隔卡对象的最小外包矩形的中心点坐标;
步骤2.4:根据各对象的最小外包矩形的中心点坐标,对各最小外包矩形按照从岩芯盘左上到右下的顺序进行排序,同步更新每个对象的类型、最小外包矩形的实际尺寸、中心点坐标;
步骤3:基于识别信息对岩芯盘图片进行编录
步骤3.1:用户输入RQD阈值、每个回次的进尺长度;
步骤3.2:计算第m个回次的岩石质量指标RQDm和回次岩芯钻取率Qm分别为



其中,为第m个回次中岩芯的总长度,为第m个回次中达到RQD阈值的岩芯的总长度,Sm为第m个回次的进尺长度,Lmi为第m个回次中第i块岩芯的长度,m∈{1,2,...,M},M为回次总数,i∈{1,2,...,nm},nm为第m个回次中的岩芯总数,Im为第m个回次中达到RQD阈值的岩芯的集合,
步骤3.3:识别信息与编录数据入库:将待识别与编录的岩芯盘图片及该岩芯盘图片中每个对象的类型、最小外包矩形的实际尺寸、中心点坐标、每个回次的岩石质量指标和回次岩芯钻取率进行关联输出并存入数据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芯盘内岩芯识别与编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1:摆放岩芯
基于地质工程中岩芯编录通用规范,将钻取的岩芯摆放入岩芯盘中;
步骤1.2:替换纸质回次卡
利用所述回次分隔卡(1)代替岩芯盘中的纸质回次卡,采集并记录纸质回次卡上的信息;
步骤1.3:获取岩芯盘图片
利用照相装置,垂直拍摄岩芯盘以获取岩芯盘图片;
步骤1.4:检查所述岩芯盘图片的质量是否满足需求
若所述岩芯盘图片的分辨率在300万像素以上且照片大小在4M以内,则所述岩芯盘图片满足需求;否则,转至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帅梁瑞余李飞李润然杨正明马骏黄梦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