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东澜专利>正文

一种可使金超细粉碎的金矿地质及化探样品制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7114 阅读:3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使金超细粉碎的金矿地质及化探样品制样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实验室样品粉碎机,属地质技术领域样品制备范畴。它由进料斗、破碎室、风力分离装置和沉降室组成。通过连续进样、强力磨刻和风力分级可使样品中的自然金超细粉碎,较彻底地解决了金矿制样领域长期存在的均匀性差的难题,保证了金矿制样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各种金矿和化探微金样品的碎样及其他地质样品的细样制备。(*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实验室样品粉碎机,属地质
样品制备范畴。金矿地质样的品位多数为每顿零点几克到几克(10-3-10-4%),在地球化学探矿中,金的检测限达p.p.b.量级(10-7%),而金往往以独立的自然单体存在于样品中,它的分布极不均匀。样品中金与脉石的物理性质(如硬度、韧性、密度等)差别很大。目前各实验室的碎样机均以冲击和挤压为主要破碎作用力,虽然对岩石的破碎效率很高,然而对具有良好韧性的自然金却不能适应,碎样时存在着选择性破碎,在制得的样品中,金富集在粗粒级部分。由于金的单矿物颗粒稀少,因而无法均匀分散,致使缩分取样失去代表性,造成化验结果波动。给储量计算和异常评价带来很大困难,影响找矿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过去有人进行了不少研究,一些实验室采用加大缩分样粒径[1],延长磨矿时间[2]等方法,希望将样品粉碎至极细来提高样品的均匀度,可是受到冲击挤压式破碎机性能的制约,无法避免对样品中脉石和自然金的选择性破碎和先被粉碎至泥质的脉石造成的堵样和粘结,阻滞对金的进一步粉碎。因此上述方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一些实验室规定了必须使用200目筛网过筛,以保证样品中金的加工粒度。然而对微金的化探样品,即使全部通过了200目筛网,也不能解决金在样品中的均匀分布的问题。这里用200目筛网孔径φ0.074mm来计算金粒的体积,扣除形状不规则的因素,按体积的三分之一来计算金粒的重量。取10克样品时,只要多占一粒金,就将引起100p.p.b.的误差增量。使用这样的样品所得的化验结果的严重波动也不足为奇了[2]。文献[3]曾对现有实验室碎样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经过优选改进,提高了机器的磨刻破碎作用力,对样品中自然金的破碎有了明显的改善,提高了样品制量,但由于受到机器类型的限制,对微金化探样品还是不能从根本上克服上述困难。苏联的и.я.корота ва在1982年发表了利用行星式离心磨,可将石英脉金矿和重选尾矿中的金粉碎到0.001-0.016mm的论文[4]。可是地质样不具备样品全部属坚硬的石英或经过重选分离了细和轻软矿物的条件。行星离心磨的结构也不具备完全消除以上影响的技术特性。笔者曾用一般金矿地质样品在行星离心磨上进行验证,均无法重现上述优良指标。旧型各实验室碎样机难以碎金的根本原因如下1.旧型机以冲击挤压力为主,它对硬脆岩石有较高的破碎效率,然而冲击挤压只能将金压扁但不破碎。破碎样品中的自然金主要靠样品中所含硬质脉石作为磨料在运转中对金的磨刻作用,随着硬质脉石被优先磨细,其磨刻金的能力也逐渐减弱和丧失。2.研细至泥质化的脉石将阻滞对金的破碎作用。3.样品中金以独立的自然金存在,含量极低(10-6-10-9),单矿物颗粒相对很稀少,可是旧型机存在对脉石的选择性破碎,金的破碎滞后,使加工以后样品中的金富集在粗粒级部分,难以均匀分布。4.金的密度比岩石大7倍左右(19/2.7),以过筛控制粒径的方法,金的粒重比脉石重得多,其误差增量相应也大得多。5.盘磨机刻金力强,但单粒磨样时间极短;棒磨机为连续研磨,但刻金效率慢。基于以上原因,虽经多方研究制样机性能有所改善,但是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性突破。因此微金化探样品的制备仍是当前的一项技术难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将样品中的自然金超细粉碎的碎样机器。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与原有的各类碎样机完全不同的新颖的碎样机器,它由进料斗、破碎室、风力分离装置和沉降室组成,进料斗有封闭式连续喂料装置,破碎室中的磨块与壁和底呈磨擦运动,以风力和筒高控制分离到沉降室中的样品的粒径。本技术采用了完全不同于各式旧型机的新颖结构,其工作原理如下1.风力分级在碎样进行中,达到规定粒级的部分随时被抽出沉降于另室,避免了易碎脉石超细粉碎泥质化对金粒破碎的阻滞作用。难破碎的自然金将一直留在破碎室,受到更长时间的连续磨刻,直至达到风力可排出的粒径,消除了对自然金选择性破碎的缺点。风力分级的粒径随着矿物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因而还消除了因为金的密度大造成过筛颗粒误差大的缺点。2.连续进样连续式进样随时补充了赖以磨金的粗粒级硬质脉石,使样品中的自然金一直处在最优先的磨刻状态,使碎金效率有突破性的提高。3.强力连续式磨刻粉碎风力分级和连续进样消除了磨料丧失过快和泥质化阻滞的影响,为金矿碎样采用强力连续磨刻的结构创造了前提条件。本技术采用了重磨块和限制同步滚动的强力磨刻结构,使碎金和碎样效率提高了很多倍。这样就可以不经中碎、混匀和缩分,一次直接将经过粗碎后的大样全部直接细磨至分析样粒度要求,简化了流程,消除了中碎缩分误差。提高了制样质量和工作效率。因此,本技术有良好的磨金特性,可将样品中的自然金快速超细粉碎,较彻底地解决了含粗粒明金地质样、化探微金分散流等难加工测金样品的制样困难,制得样品均匀度好。该机也可用于其他岩石矿物样品的制备。在工业生产上有连续进样风力分级的粉碎机器,如悬辊式粉碎机、高细风选粉碎机等。其工作特点是连续进料排料,锤击式滚压破碎,鼓风机风力分级,旋风收粉,袋式除尘器收集排出风中余粉,其破碎效率甚高。但无论在国内外均未见到用于实验室的样品粉碎机。这是由于它存在着加工残样多、不均匀损失、清扫困难和不同样品相互污染等这些对工业生产无妨但对实验室碎样不能允许的缺点。附图说明图1描述了本技术的一个实用例子。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它包括偏心块[1]、碎样室[2]、磨块[3]、进料斗[4]、圆筒[5]、软管[6]、排料口[7]、沉降室[8]和内管[9]。样品在碎样室[2]中,通过偏心块[1]的转动使碎样室内的磨块[3]作强烈的磨刻运动,将样品磨碎,利用运转形成的空气运动使样品粉尘飞扬,其中已达到一定磨细粒度的样品可上升通过圆筒[5]和软管[6]并翻越内管[9]进入沉降室[8]降落到底部,粒度不够的样品则又落回破碎室[2]继续研磨。待全部磨完,将内管[9]提起,沉降室[8]内的样品落回破碎室,加盖运转1~2分钟,即可得到均匀度满意的样品。如果用破碎大样的机器,则从进料斗[4]通过封闭进样装置连续进样。沉降室[8]做成漏斗式,样品从排料口[7]放出。本技术的制样工作过程为将样品加入碎样室[2],开机运转,待全部磨细,把内管[9]提起,将样品扫回破碎室,加盖再运转1~2分钟即可取出。如果操作破碎大样的机器,将样品从进料斗[4]连续加样破碎,待全部磨细,将样品从排料口[7]放出,经混匀器混合均匀即可。如果加工含粗粒明金的大样,待加料完毕,再加入相当于样品重量0.5~1.0%的石英或碳化硅等不影响测试成份的磨料,使样品最后部分中的金得到充分的延时磨刻,保证样品中的金全部超细粉碎。参考资料(1)A.A雅克仁,《样品加工和组织野外样品加工实验》,地质出版社,1959(2)阎玉琨,《黄金》,(3),51-58,1986(3)陆东澜、耿学道,《黄金》,Vol.11,No.7,P36-39,1990(4)и.я.корота ва等,зав.лав.,48(7),13-15,1982(5)李璀明、沈慧君,《金银的测试方法汇编》,P1-7,1985(6)李启衡,《碎样与磨矿》,冶金工业出版社,1980权利要求1.一种可使金超细粉碎的金矿地质及化探样品制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使金超细粉碎的金矿地质及化探样品器制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是由进料斗、破碎室、风力分离装置和沉降室组成,进料斗有封闭式连续喂料装置,破碎室中的磨块与壁和底呈磨擦运动,以风力和筒高控制分离到沉降室中的样品的粒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东澜
申请(专利权)人:陆东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