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膜板、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969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掩膜板、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的外围区,所述外围区包括走线区以及绑定区。所述走线区设置有一第一接地走线。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第一接地走线通过双层或者多层金属进行布线,在成品使用中可以做到ESD防护效果。具体地,将原本单一金属膜层的接地走线替换成在双层或者多层金属膜层进行跳线的方式作为第一接地走线,削弱单一膜层金属走线制程中发生的天线效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掩膜板、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大尺寸拼接的掩膜板、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大尺寸电容触控屏(TouchPanel,TP)的工艺流程类似液晶显示器(LCD)的工艺流程,由于掩模板(Mask)尺寸远远小于所需求制作的TP尺寸,所以需要用同一张掩模板(Mask)进行多次曝光(shot)拼接出大尺寸的TP,而拼接屏由于是利用尺寸较小的Mask对某个区域的图案(Pattern)进行多次曝光,进行重复曝光拼接成所需求的TP。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TP为了预防静电释放(ESD)而在TP整个外围包裹一圈接地线11(GND),来屏蔽TP成品使用环境中的ESD,但是由于大尺寸TP在光刻制作过程中,围绕TP一圈的GND走线由于线路太长会造成天线效应聚集刻蚀过程中的游离电荷造成ESD,破坏周围有效的走线以及器件。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改善现有技术中接地线天线效应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改善现有技术中接地线天线效应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的外围区,所述外围区包括走线区以及绑定区;/n所述走线区设置有一第一接地走线;/n所述第一接地走线包括:至少一第一金属线段以及至少一第二金属线段,所述第一金属线段以及所述第二金属线段设置于不同的绝缘层中,所述第一金属线段通过一过孔连接所述第二金属线段;/n其中,所述第一金属线段与所述第二金属线段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互不重叠但位于一条直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的外围区,所述外围区包括走线区以及绑定区;
所述走线区设置有一第一接地走线;
所述第一接地走线包括:至少一第一金属线段以及至少一第二金属线段,所述第一金属线段以及所述第二金属线段设置于不同的绝缘层中,所述第一金属线段通过一过孔连接所述第二金属线段;
其中,所述第一金属线段与所述第二金属线段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互不重叠但位于一条直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基板;
第一金属层,设于所述基板上;
第一绝缘层,设于所述基板上且覆盖所述第一金属层;
第二金属层,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
第二绝缘层,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且覆盖所述第二金属层;
透明电极层,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上,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层以及所述第二金属层;
其中,在所述走线区,所述第二绝缘层上设有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一金属层的表面,所述第二通孔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二金属层的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金属线段形成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中,所述第二金属线段形成于所述第二金属层中;或,
所述第一金属线段形成于所述第二金属层中,所述第二金属线段形成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走线区包括:
上走线区,设于所述显示区的上侧;
下走线区,设于所述显示区的下侧;
左走线区,设于所述显示区的左侧,所述左走线区连接所述上走线区以及所述下走线区;
其中,在所述上走线区以及所述下走线区分别设置一第二接地走线以及一第三接地走线,所述第一接地走线连接所述第二接地走线以及所述第三接地走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接地走线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层或所述第二金属层中;和/或,
所述第三接地走线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层或所述第二金属层中。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绑定区,所述显示面板连接覆晶薄膜。


7.一种掩膜板,其特征在于,用以制备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所述掩膜板包括:第一张掩膜板以及第二张掩膜板;
所述第一张掩膜板包括:第一图案区,所述第一图案区与所述第一金属线段图案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先进
申请(专利权)人: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