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触控基板、触控显示装置和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基板、触控显示装置和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触控技术的逐步发展,现有FSLOC(FilmSinglelayerOnCell)和GSF(GlassSingleFilm)均为单层设计,FSLOC是on-cell结构,直接制作在OLED的封装层上,GSF是外挂设计,制作在基膜表面,然后贴附于OLED上。相比于其他的触控基板来说,FSLOC和GSF工艺简单,制作成本更低。但由于每个电极Pad既是驱动电极又是感应电极,导致电极引线的数量加倍上升,例如一个具有M行的感应通道Rx和N列的驱动通道Tx的普通触控基板仅需要M+N根电极引线,但如果使用FSLOC和GSF的电极引线为M*N根。因此,在现有触控显示装置要求轻薄化、窄边框的需求下,目前实际采用触控电极复用方式的设计仅限于小尺寸触控基板,很难使用在大尺寸触控显示装置中。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至少之一,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基板,包括基膜; >阵列排布在所述基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膜;/n阵列排布在所述基膜的第一表面上的触控电极,所述触控电极复用为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以及/n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基膜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上的至少一个信号层,所述信号层包括多根分别与所述触控电极对应的信号线,所述信号线的一端通过贯通至对应的触控电极的过孔与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所述信号线的另一端连接外部控制电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膜;
阵列排布在所述基膜的第一表面上的触控电极,所述触控电极复用为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以及
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基膜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上的至少一个信号层,所述信号层包括多根分别与所述触控电极对应的信号线,所述信号线的一端通过贯通至对应的触控电极的过孔与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所述信号线的另一端连接外部控制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层在距离所述基膜由近及远的方向上包括走线层和绝缘层,其中
所述信号线设置在所述走线层上;
所述绝缘层在所述基膜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走线层在所述基膜上的正投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层包括多组相邻的第一走线区和第二走线区,其中,
所述第一走线区对应一列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走线区在所述基膜上的正投影覆盖该列触控电极在所述基膜的正投影;
所述第二走线区对应该列触控电极与相邻一列触控电极的间隔区域,所述第二走线区在所述基膜上的正投影覆盖该间隔区域;
所述触控电极的驱动方式为逐个扫描方式时,所述触控电极对应的信号线设置在与所述触控电极对应的所述第一走线区或第二走线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层包括多组相邻的第一走线区和第二走线区,其中,
所述第一走线区对应一列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走线区在所述基膜上的正投影覆盖该列触控电极在所述基膜的正投影;
所述第二走线区对应该列触控电极与相邻一列触控电极的间隔区域,所述第二走线区在所述基膜上的正投影覆盖该间隔区域;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世民,刘奇,贾群,吴建君,汪江胜,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