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6968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33
本申请公开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非显示区、触控单元和天线单元。显示区与像素所在的区域对应,非显示区与显示区邻接;触控单元设置在非显示区,触控单元包括第一触控单元和第二触控单元;天线单元设置第一触控单元内;多个天线单元相互连接以形成天线图形,天线图形用于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通过在非显示区的触控单元内设置天线单元,多个天线单元组成天线图形,使得天线图形化零为整,使得触控单元实现触控功能的同时,天线的信号发射和接收也能够正常进行,从而同时实现触控功能和天线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本申请涉及显示
,尤其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搭载屏内天线图形和工艺设计的方案中,由于天线图形整块设计的透过率问题,目前全面屏均采用网格化设计,即图形围绕像素发光区设计;网格化设计虽然可以解决透过率问题,但是网格化设计在天线图形区域,触控功能均不能实现,影响手机整体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非显示区、触控单元和天线单元。所述显示区与像素所在的区域对应,非显示区与显示区邻接;所述触控单元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所述触控单元包括第一触控单元和第二触控单元;所述天线单元设置所述第一触控单元内;多个所述天线单元相互连接以形成天线图形,所述天线图形用于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本申请的显示装置包括机壳和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机壳上。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非显示区、触控单元和天线单元。所述显示区与像素所在的区域对应;所述触控单元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所述触控单元包括第一触控单元和第二触控单元;所述天线单元设置所述第一触控单元内;多个所述天线单元相互连接以形成天线图形,所述天线图形用于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通过在非显示区的触控单元内设置天线单元,多个天线单元组成天线图形,使得天线图形化零为整,使得触控单元实现触控功能的同时,天线的信号发射和接收也能够正常进行,从而同时实现触控功能和天线功能。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触控单元和天线单元的平面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部分平面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另外,下面结合附图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10包括显示区11、非显示区12、触控单元13和天线单元14。显示区11和像素P所在的区域对应,非显示区12与显示区11邻接,触控单元13设置在非显示区12,触控单元13包括第一触控单元131和第二触控单元132;天线单元14设置第一触控单元131内;多个天线单元14相互连接以形成天线图形T,天线图形T用于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其中,显示区11用于透过像素P发射的光线以进行显示,非显示区12对应像素P之间的区域,该区域未与像素P正对,故无需透过光线,可用于设置触控单元13和天线单元14,设置在非显示区12的触控单元13和天线单元14不会遮挡像素P发出的光线,可保证显示效果不受影响。触控单元13包括设置天线单元14的第一触控单元131和未设置天线单元14的第二触控单元132;触控单元13遍布非显示区12,以实现显示面板10各个位置的触控功能,而天线单元14只需组成天线图形T即可实现天线功能,无需在每个触控单元13中均设置天线单元14,可降低显示面板10的制作难度。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10通过在非显示区12的触控单元13内设置天线单元14,多个天线单元14组成天线图形T,使得天线图形T化零为整,使得触控单元13实现触控功能的同时,天线的信号发射和接收也能够正常进行,从而同时实现触控功能和天线功能。请结合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非显示区12包括围绕像素P边缘的dummy区121和与dummy区121邻接的间隙区122,触控单元13设置在dummy区121和/或间隙区122。具体地,非显示区12包括围绕像素P边缘的dummy区121和与dummy区121邻接的间隙区122,dummy区121更为靠近像素P所在的区域,随着像素密度的提升,在单个像素P的面积不变的情况下,间隙区122的面积会越来越小。在间隙区122的面积足够大时,可利用间隙区122,将触控单元13部分或全部设置在间隙区122,从而无需将所有触控单元13都设置在dummy区121,保证了dummy区121本身功能的实现。或者在间隙区122的面积较小无法安装触控单元13时,将触控单元13设置在dummy区121,有利于提高像素密度。请参阅图2和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10包括第一像素区15和第二像素区16,第一像素区15为显示面板10的中心区域,第二像素区16为显示面板10的边缘区域,第一触控单元131设置在第二像素区16。具体地,包含有天线单元14的第一触控单元131可设置在位于显示面板10的边缘的第二像素区16内,由于边缘区域受到显示装置100的干扰较小,有利于提升天线单元14组成的天线图形T的信号发射和接收性能。第一触控单元131可设置在第二像素区16的dummy区121和/或间隙区122,第一触控单元131具体的安装位置可根据第二像素区16的像素密度(即,第二像素区16的间隙区122的面积)确定。例如,第一触控单元131可设置在第二像素区16的dummy区121;或者,第一触控单元131可设置在第二像素区16的间隙区122;或者,第一触控单元131可设置在第二像素区16的dummy区121和间隙区122,即,一部分第一触控单元131可设置在第二像素区16的dummy区121,另一部分第一触控单元131可设置在第二像素区16的间隙区122。请参阅图2至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10包括第一像素区15和第二像素区16,第一像素区15的像素密度大于第二像素区16的像素密度,第一触控单元131设置在第二像素区16内的间隙区122。具体地,将显示面板10分为像素密度较高的第一像素区15和像素密度较低的第二像素区16,然后将设置有天线单元14的第一触控单元131设置在像素密度较低的第二像素区16,此时,由于第二像素区16的像素密度较低,间隙区122的面积较大,无需使用dummy区121来设置第一触控单元131,从而保证了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n与像素所在的区域对应的显示区和与所述显示区邻接的非显示区;/n触控单元,所述触控单元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所述触控单元包括第一触控单元和第二触控单元;及/n天线单元,所述天线单元设置所述第一触控单元内;多个所述天线单元相互连接以形成天线图形,所述天线图形用于信号的发射和接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与像素所在的区域对应的显示区和与所述显示区邻接的非显示区;
触控单元,所述触控单元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所述触控单元包括第一触控单元和第二触控单元;及
天线单元,所述天线单元设置所述第一触控单元内;多个所述天线单元相互连接以形成天线图形,所述天线图形用于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显示区包括围绕所述像素边缘的dummy区和与所述dummy区邻接的间隙区,所述触控单元设置在所述dummy区和/或所述间隙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像素区和第二像素区,所述第一像素区的像素密度大于所述第二像素区的像素密度,所述第一触控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像素区内的所述间隙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像素区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像素区位于所述第一像素区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单元包括净空区域和环绕所述净空区域的触控走线,所述天线单元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王彦强张伟郭远征任怀森侯鹏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