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致变色的装饰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致变色的装饰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衬底材料是普通玻璃片,经过溅射镀铟锡氧膜,作为阴极电极,氧化钨膜,二氧化硅膜等。由于一般都是直接在玻璃进行镀膜,由于产品最终是在空气中使用,直接在玻璃上镀膜透过率偏低,溅射镀成本高,合格良率低,防爆功能弱,不易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电致变色的装饰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电致变色的装饰膜,包括将上薄膜层作为衬底基材的上镀膜层、电致变色层、将下薄膜层作为衬底基材的下镀膜层,所述上镀膜层,所述下镀膜层分别贴合覆盖在所述电致变色层两侧面形成一体。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镀膜层还包括通过涂布工艺涂设在所述上薄膜层上面的HC加硬层、通过涂布工艺涂设在所述上薄膜层的下面的上IM消影层、通过磁控溅射工艺镀设在所述上IM消影层下面的上二氧化硅层、通过磁控溅射工艺镀设在所述上二氧化硅层下面的上氧化铟锡层、或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致变色的装饰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上薄膜层(11)作为衬底基材的上镀膜层、电致变色层(2)、将下薄膜层(31)作为衬底基材的下镀膜层,所述上镀膜层,所述下镀膜层分别贴合覆盖在所述电致变色层(2)两侧面形成一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致变色的装饰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上薄膜层(11)作为衬底基材的上镀膜层、电致变色层(2)、将下薄膜层(31)作为衬底基材的下镀膜层,所述上镀膜层,所述下镀膜层分别贴合覆盖在所述电致变色层(2)两侧面形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致变色的装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镀膜层还包括通过涂布工艺涂设在所述上薄膜层(11)上面的HC加硬层(12)、通过涂布工艺涂设在所述上薄膜层(11)的下面的上IM消影层(13)、通过磁控溅射工艺镀设在所述上IM消影层(13)下面的上二氧化硅层(14)、通过磁控溅射工艺镀设在所述上二氧化硅层(14)下面的上氧化铟锡层(15)、或者通过磁控溅射工艺镀设在所述上二氧化硅层(14)下面的上AZO层(15)、或者通过磁控溅射工艺镀设在所述上二氧化硅层(14)下面的上MTO层(15),所述上氧化铟锡层(15)、所述上AZO层(15)或者所述上MTO层(15)贴设于所述电致变色层(2)的上面,其中,所述上氧化铟锡层(15)中氧化铟含量为90-97%,氧化锡含量为3-10%;所述上AZO层(15)中氧化铝含量为1-10%,氧化锌含量为90-99%,所述上MTO层(15)中氧化锰含量为2-10%,氧化铟含量为90-9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电致变色的装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IM消影层(13)的厚度为600-900nm,折射率在1.47~1.7,所述HC加硬层(12)的厚度为1-5um,折射率在1.47~1.65,所述上二氧化硅层(14)和所述上氧化铟锡层(15)或者所述上AZO层(15)或者所述上MTO层(15)的总厚度为10-2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致变色的装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镀膜层还包括通过涂布工艺涂设在所述下薄膜层(31)上面的下IM消影层(32),通过磁控溅射工艺镀设在所述下IM消影层(32)上面的下二氧化硅层(33),通过磁控溅射工艺镀设在所述下二氧化硅层(33)上面的下氧化铟锡层(34)、或者通过磁控溅射工艺镀设在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世琴,于佩强,胡业新,陆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日久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