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即插式声光移频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基于用于原子分子光物理研究领域,尤其涉及冷原子物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模块化光学系统的声光移频的装置。
技术介绍
当下,在原子分子光物理研究领域中,实验室科学研究中采用的光学系统普遍为平台加调整架式传统光路结构;而在实际应用领域采用的光路又多为集成盒式光学系统,如文献(Compactportablelasersystemformobilecoldatomgravimeters,XiaoweiZhang等,Appliedoptics,第57卷,6545—6552页,2018年)。实验室中的光路随着对探究物理问题的深入,经常需要升级改造;而在精密测量领域,随着对测量精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光路设计在越来越复杂的同时对稳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方面,实验室传统光学系统具备改进升级灵活等优点,同时面临以下四个问题:一、由于缺乏标准,其光学结构因人而异,可重复性差,高标准的研究对人员技能要求也极高,这导致研究周期长、效率低下;二、传统光学系统搭建在平台上,大都采用螺杆连接,环境起伏导致光学系统性能起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即插式声光移频的装置,包括主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主框架上的第一声光移频单元,/n第一声光移频单元包括第一组多程移频及监控基本单元(411)、第二组多程移频及监控基本单元(412)、第一光纤耦合器(211)、第二光纤耦合器(212)、第三光纤耦合器(213)、第一反射镜(431)、第二反射镜(432)、第三反射镜(433)、第四反射镜(434)、第五反射镜(435)、第一液晶玻片(221)、第二液晶玻片(222)、第一偏振分光棱镜(231)和第二偏振分光棱镜(232),/n激光由第一光纤耦合器(211)入射,依次经过第一固定相位延迟片(241)、第一反射镜(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即插式声光移频的装置,包括主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主框架上的第一声光移频单元,
第一声光移频单元包括第一组多程移频及监控基本单元(411)、第二组多程移频及监控基本单元(412)、第一光纤耦合器(211)、第二光纤耦合器(212)、第三光纤耦合器(213)、第一反射镜(431)、第二反射镜(432)、第三反射镜(433)、第四反射镜(434)、第五反射镜(435)、第一液晶玻片(221)、第二液晶玻片(222)、第一偏振分光棱镜(231)和第二偏振分光棱镜(232),
激光由第一光纤耦合器(211)入射,依次经过第一固定相位延迟片(241)、第一反射镜(431)以及第一液晶玻片(221)后,再经过第一偏振分光棱镜(231)分为两路,一路反射激光经过第一组多程移频及监控基本单元(411)移频后再从第一偏振分光棱镜(231)中透射,再由第二反射镜(432)与第三反射镜(433)反射后通过第三固定相位延迟片(243),再由第三光纤耦合器(213)耦合进光纤,另一路透射激光通过第二液晶玻片(222)后经第二偏振分光棱镜(232)反射至第二组多程移频及监控基本单元(412),经过第二组多程移频及监控基本单元(412)移频后,由第二偏振分光棱镜(232)透射,再依次经第四反射镜(434)与第五反射镜(435)反射后,再通过第二固定相位延迟片(242)和第二光纤耦合器(212)耦合进光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即插式声光移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主框架上的第二声光移频单元,
第二声光移频单元包括第七光纤耦合器(217)、第八光纤耦合器(218)、第四固定相位延迟片(244)、第五固定相位延迟片(245)、第六反射镜(436)、第七反射镜(437)、第八反射镜(438)、第九反射镜(439)、第十反射镜(4310)、第一透镜(421)、第二透镜(422)、第三液晶玻片(223)、第四液晶玻片(224)、第五液晶玻片(225)、第三偏振分光棱镜(233)、第四偏振分光棱镜(234)、第五偏振分光棱镜(235)、第五组多程移频及监控基本单元(415)、第六组多程移频及监控基本单元(416)和第七组多程移频及监控基本单元(417),其中第一透镜(421)为凸透镜,第二透镜(422)为凹透镜,
激光由第七光纤耦合器(217)入射,经第四固定相位延迟片(244)、第六反射镜(436)以及第三液晶玻片(223)后,再经第三偏振分光棱镜(233)反射至第五组多程移频及监控基本单元(415),经过第五组多程移频及监控基本单元(415)移频后,再从第三偏振分光棱镜(233)中透射,再由第七反射镜(437)反射通过第一透镜(421)与第二透镜(422)来经行缩束,再由第八反射镜(438)反射,再经过第四液晶玻片(224)后由经第四偏振分光棱镜(234)透射至第六组多程移频及监控基本单元(416),经第六组多程移频及监控基本单元(416)移频后再经过第四偏振分光棱镜(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琪,何川,徐润东,闫思彤,周林,王谨,詹明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