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微纳结构增强磁光效应的衬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904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微纳结构增强磁光效应的衬底,包括基底、磁性材料层、金属微纳结构阵列。应用时,入射光倾斜照射金属微纳结构阵列,在第一竖直部、水平部、第二竖直部上形成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并产生强局域电磁场。由于水平部设置在磁性材料层内,增强了金属微纳结构阵列与磁性材料层的相互作用,增强了磁光效应。另一方面,金属微纳结构部分地置于磁性材料层外,增强了入射光与金属微纳结构之间的耦合。与金属微纳结构完全置于磁性材料层内相比,金属微纳结构能够产生更强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在金属微纳结构附近产生更强的电场,更进一步增强了磁光效应。

A kind of substrate with metal micro nano structure to enhance magneto optic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微纳结构增强磁光效应的衬底
本专利技术涉及磁光效应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微纳结构增强磁光效应的衬底。
技术介绍
磁光效应是指当入射光进入具有固有磁矩的物质内部传输或在物质界面反射时,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磁光效应在磁光隔离、光开关、磁光信息存储、生物探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应用金属微纳结构产生的表面等离激元可以增强磁光效应。但是,金属微纳结构产生的表面等离激元与磁性材料的作用弱,磁光效应弱。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微纳结构增强磁光效应的衬底,包括:基底、磁性材料层、金属微纳结构阵列,磁性材料层置于基底上,金属微纳结构阵列为周期性排列的金属微纳结构,金属微纳结构为条形,金属微纳结构的截面包括第一竖直部、第二竖直部、水平部,第一竖直部、水平部、第二竖直部依次连接,第一竖直部和第二竖直部垂直于水平部,第一竖直部和第二竖直部位于水平部的同侧,水平部平行于磁性材料层的表面,水平部置于磁性材料层内,第一竖直部和第二竖直部部分地置于磁性材料层内。<br>更进一步地,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微纳结构增强磁光效应的衬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磁性材料层、金属微纳结构阵列,所述磁性材料层置于所述基底上,所述金属微纳结构阵列为周期性排列的金属微纳结构,所述金属微纳结构为条形,所述金属微纳结构的截面包括第一竖直部、第二竖直部、水平部,所述第一竖直部、所述水平部、所述第二竖直部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竖直部和所述第二竖直部垂直于所述水平部,所述第一竖直部和所述第二竖直部位于所述水平部的同侧,所述水平部平行于所述磁性材料层的表面,所述水平部置于所述磁性材料层内,所述第一竖直部和所述第二竖直部部分地置于所述磁性材料层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微纳结构增强磁光效应的衬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磁性材料层、金属微纳结构阵列,所述磁性材料层置于所述基底上,所述金属微纳结构阵列为周期性排列的金属微纳结构,所述金属微纳结构为条形,所述金属微纳结构的截面包括第一竖直部、第二竖直部、水平部,所述第一竖直部、所述水平部、所述第二竖直部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竖直部和所述第二竖直部垂直于所述水平部,所述第一竖直部和所述第二竖直部位于所述水平部的同侧,所述水平部平行于所述磁性材料层的表面,所述水平部置于所述磁性材料层内,所述第一竖直部和所述第二竖直部部分地置于所述磁性材料层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微纳结构增强磁光效应的衬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微纳结构的截面还包括矩形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微纳结构增强磁光效应的衬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部置于所述水平部的下方,所述矩形部与所述水平部不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微纳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科立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