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光学膜和粘合剂的光学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图像显示元件和光学元件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手机、智能手机、汽车导航装置、个人电脑用监视器、电视机等是具有图像显示元件的显示装置,并且具有液晶显示装置、有机电致发光(EL)显示装置作为图像显示元件。液晶显示装置由于其显示原理而在图像显示单元的可视侧表面上配置有偏振板。另外,在有机EL显示装置中,为了抑制外部光被金属电极(阴极)反射而观察起来像镜面一样,有时在图像显示单元的可视侧表面上配置圆偏振板(偏振板和1/4波长板的层叠体)。为了防止由于来自外表面的冲击而导致的图像显示单元的损坏等,有时在图像显示单元的可视侧设置透明树脂板、玻璃板等正面透明板(也称为“覆盖窗口”等)。在图像显示单元的正面配置有覆盖窗口的显示装置中,图像显示单元和覆盖窗口经由粘合片贴合。提出了将双面带有粘合剂的光学膜用于在图像显示单元的表面上贴合偏振板等光学膜并且在其可视侧表面上具有覆盖窗口的显示装置的形成(例如专利文献1)。在双面带有粘合剂的光学膜中,在光学膜的一面上设置有用于与图像显示单元贴合的粘合剂层,并且在光学膜的另一面上设置有用于与覆盖窗口等贴合的粘合剂层。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5707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终端、笔记本电脑等显示装置中,通常在显示区域的外周的边框区域中配置有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层叠体,其包含:/n包含偏振器的光学膜、/n设置在所述光学膜的第一主面上的第一粘合剂层、/n贴合在所述第一粘合剂层上的第一被粘物、/n设置在所述光学膜的第二主面上的第二粘合剂层、和/n贴合在所述第二粘合剂层上的第二被粘物;/n所述第一粘合剂层和所述第二粘合剂层的波长420nm的光的透射率为85%以上,并且/n所述第一粘合剂层的波长355nm的光的透射率为80%以下。/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17 JP 2019-0789191.一种光学层叠体,其包含:
包含偏振器的光学膜、
设置在所述光学膜的第一主面上的第一粘合剂层、
贴合在所述第一粘合剂层上的第一被粘物、
设置在所述光学膜的第二主面上的第二粘合剂层、和
贴合在所述第二粘合剂层上的第二被粘物;
所述第一粘合剂层和所述第二粘合剂层的波长420nm的光的透射率为85%以上,并且
所述第一粘合剂层的波长355nm的光的透射率为80%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所述第一被粘物和所述第二被粘物中的任意一者的波长355nm的光的透射率为70%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所述光学层叠体设置有至少贯穿所述第一粘合剂层、所述光学膜和所述第二粘合剂层的通孔。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所述第二被粘物为固定层叠在所述第二粘合剂层上的图像显示单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所述图像显示单元为有机电致发光单元。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所述图像显示单元包含聚酰亚胺膜。
7.如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所述光学层叠体设置有至少贯穿所述第一粘合剂层、所述光学膜、所述第二粘合剂层和所述图像显示单元的通孔。
8.如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所述第一被粘物为暂时粘贴在所述第一粘合剂层上的第一脱模膜。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所述第一被粘物为暂时粘贴在所述第一粘合剂层上的第一脱模膜,并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一被粘物。
10.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
所述第一被粘物为暂时粘贴在所述第一粘合剂层上的第一脱模膜,
所述第二被粘物为暂时粘贴在所述第二粘合剂层上的第二脱模膜。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
所述光学层叠体设置有至少贯穿所述第一粘合剂层、所述光学膜和所述第二粘合剂层的通孔,
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一脱模膜和所述第二脱模膜中的至少一者。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所述第一脱模膜和所述第二脱模膜中的至少一者的波长355nm的光的透射率为70%以下。
13.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所述第一脱模膜和所述第二脱模膜中的至少一者的波长355nm的光的透射率为15%~70%。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
所述光学层叠体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粘合剂层、所述光学膜和所述第二粘合剂层的通孔,
所述通孔未贯穿所述第一脱模膜和所述第二脱模膜中的任意一者。
15.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剂层的厚度为30μm以上。
16.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藤涉,宝田翔,野中崇弘,下栗大器,小川美优,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