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发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6886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29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触发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路面检测装置,用于通过埋藏于道路表面目标检测区域的第一传感器,对车辆经过所述目标检测区域的事件进行检测;路侧检测装置,用于通过安装于路侧设备上、可覆盖所述目标检测区域的第二传感器,对车辆经过所述目标检测区域的事件进行检测;融合算法处理装置,用于根据所述路面检测装置的路面检测结果与所述路侧检测装置的路侧检测结果相融合,判断所述目标检测区域是否有车辆经过,并根据判断结果生成触发信号。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降低触发检测阶段的误检率以及漏检率,有利于提高车牌识别的准确率,使得无感支付在高速公路场景下得到更为充分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发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本申请涉及触发检测
,特别是涉及触发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面对高速公路日益增长的通行压力,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运营方也意识到引进多元化的支付手段可以弥补高度公路现有支付方式的不足,从而提高车辆通行效率,减轻收费员压力。“无感支付”采用的是互联网+电子支付技术,通过车辆的“车牌付”概念,把车辆的车牌作为一个唯一标识,让收费站的现金收款方式转化为线上移动支付的方式。在使用之前,车主可以首先将自己在移动支付工具中注册的账号与车牌进行绑定,另外还可以开通“免密支付”等功能,车牌号就变成了“付款码”,车辆在进出停车场、或者高速路收费站时,收费站安装的高清摄像头在识别车牌后自动抬杆、自动扣费,整个过程不用停车。相比ETC收费模式,无感支付不仅开通简单,而且不需要安装车载OBU(OnboardUnit,车载单元)设备,支付方式也十分方便灵活。但是,目前无感支付仅在停车场场景中得到了相对比较充分的应用,在高速路场景中,则受到了一些限制。这是因为,在高速路场景下,车辆的行驶速度往往会比较快,现有的车牌识别技术在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发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路面检测装置,用于通过埋藏于道路表面目标检测区域的第一传感器,对车辆经过所述目标检测区域的事件进行检测;/n路侧检测装置,用于通过安装于路侧设备上、可覆盖所述目标检测区域的第二传感器,对车辆经过所述目标检测区域的事件进行检测;/n融合算法处理装置,用于根据所述路面检测装置的路面检测结果与所述路侧检测装置的路侧检测结果相融合,判断所述目标检测区域是否有车辆经过,并根据判断结果生成触发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发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路面检测装置,用于通过埋藏于道路表面目标检测区域的第一传感器,对车辆经过所述目标检测区域的事件进行检测;
路侧检测装置,用于通过安装于路侧设备上、可覆盖所述目标检测区域的第二传感器,对车辆经过所述目标检测区域的事件进行检测;
融合算法处理装置,用于根据所述路面检测装置的路面检测结果与所述路侧检测装置的路侧检测结果相融合,判断所述目标检测区域是否有车辆经过,并根据判断结果生成触发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融合算法处理装置还用于,将所述触发信号发送给车牌识别设备,所述车牌识别设备用于对车辆的车牌进行识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牌识别设备、第一传感器以及所述路侧设备设置于具有车辆慢速行驶特点且具有无感计费需求的目标位置处。


4.一种触发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路面检测装置的路面检测结果以及路侧检测装置的路侧检测结果,其中,所述路面检测装置用于通过埋藏于道路表面目标检测区域的第一传感器,对车辆经过所述目标检测区域的事件进行检测,所述路侧检测装置用于通过安装于路侧设备上、可覆盖所述目标检测区域的第二传感器,对车辆经过所述目标检测区域的事件进行检测;
通过将所述路面检测结果与所述路侧检测结果相融合,判断所述目标检测区域是否有车辆经过;
根据判断结果生成触发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路侧检测结果中还包括检测到的车辆的位置信息;
所述判断所述目标检测区域是否有车辆经过,包括:
如果所述路面检测结果表示有车辆经过所述目标检测区域,且所述路侧检测结果表示车辆的位置信息位于所述目标检测区域内,则将所述路面检测结果中包括的车辆与路侧检测结果中的车辆确定为同一车辆,并确定该车辆正经过该目标检测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路面检测结果包括:有车辆经过所述目标检测区域的第一概率;
所述路侧检测结果包括:有车辆经过所述目标检测区域的第二概率;
所述判断所述目标检测区域是否有车辆经过,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概率、第二概率以及预置的估计算法中的判断门限信息,判断所述目标检测区域是否有车辆经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概率是由所述路面检测装置根据初始检测结果以及所述路面检测装置对应的后验概率进行确定的;
所述第二概率是由所述路侧检测装置根据初始检测结果以及所述路侧检测装置对应的后验概率进行确定的;
其中,所述后验概率是根据所述初始检测结果与模板信号和/或经过训练的数学模型之间的匹配度确定的;
所述初始检测结果为:各自检测系统对目标检测区域是否有车辆经过的感知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概率、第二概率以及预置的估计算法中的判断门限信息,判断所述目标检测区域是否有车辆经过,包括:
根据当前的天气和/或车辆速度因素,以及预先存储的各自检测系统对应的历史统计结果,确定所述路面检测装置对应的第一先验概率,以及路侧检测装置对应的第二先验概率;所述历史统计结果包括:在对应天气和/或车辆速度条件下,各自检测系统的初始检测结果的置信度;
将所述第一概率与第一先验概率的乘积,以及第二概率与第二先验概率的乘积进行相加,并通过将相加的结果与预置的门限信息进行比对的方式,判断所述目标检测区域是否有车辆经过。


9.一种触发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视觉检测装置,用于通过安装于路侧设备上、可覆盖目标检测区域的视觉传感器,对车辆经过所述目标检测区域的事件进行检测;
雷达检测装置,用于通过安装于所述路侧设备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扬彦单单陈颖王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开曼群岛;KY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