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矿井下地质构造钻孔精细化探测系统
本技术属于视觉成像技术在巷道掘进与安全管理的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地质构造钻孔精细化探测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根据国家下发的煤矿井下安全施工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等,超前预判前方和周围的工程地质条件成为了巷道安全高效掘进施工的一个必要条件。但国内目前较为准确的超前地质情况预报技术/方法几乎未见系统报道,相关应用案例更少,尤其是针对煤矿/穿煤隧道中的瓦斯、岩溶等,准确/精确的地质构造超前探测预测预报技术显得极为迫切和需要。钻孔雷达探测技术和钻孔成像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实际应用中均有相对客观的效果,但钻孔雷达主要是应用于金属矿探测、地下空间和裂缝探测等探矿和工程环境问题,其在煤矿井下目前不存在系统有效的应用实例,而钻孔成像技术则主要是应用于探测煤矿巷道塑性圈范围,针对在煤矿井下巷道掘进时的超前探测均无系统报道和应用。目前,应用于煤矿井下的较为完整和精确的地质构造超前预判方法尚在探索中,井下现主要采用其他岩石工程领域中的矿用瞬变电磁仪探测技术、地震波反射法、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井下地质构造钻孔精细化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主机(1),控制主机(1)由矿用地质钻孔雷达探测系统主机和钻孔成像探测系统主机整合形成;矿用地质钻孔雷达探测系统主机通过线缆结构的第一数据传输导线(11)与雷达探测天线(4)连接,钻孔成像探测系统主机也通过线缆结构的第一数据传输导线(11)与钻孔成像镜头(5)连接;且钻孔成像镜头(5)固定在雷达探测天线(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井下地质构造钻孔精细化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主机(1),控制主机(1)由矿用地质钻孔雷达探测系统主机和钻孔成像探测系统主机整合形成;矿用地质钻孔雷达探测系统主机通过线缆结构的第一数据传输导线(11)与雷达探测天线(4)连接,钻孔成像探测系统主机也通过线缆结构的第一数据传输导线(11)与钻孔成像镜头(5)连接;且钻孔成像镜头(5)固定在雷达探测天线(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地质构造钻孔精细化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线缆结构的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导线(11)中具有两条光缆,两条光缆分别与矿用地质钻孔雷达探测系统和钻孔成像探测系统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矿井下地质构造钻孔精细化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探测辅助装置,该探测辅助装置包括线架(2)、深度记录仪(3)、导向轮(6)、探测推杆(10);所述雷达探测天线(4)连接在探测推杆(10)上;所述导向轮(6)设在雷达探测天线(4)的外壳上;所述钻孔成像镜头(5)固定在雷达探测天线(4)前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矿井下地质构造钻孔精细化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探测天线(4)包括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通过螺纹卡套(7)固定连接,发射天线位于前端,接收天线位于后端;所述钻孔成像镜头(5)固定在发射天线的前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煤矿井下地质构造钻孔精细化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外壳上均设有一所述导向轮(6)。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选琳,周东平,郭臣业,周俊杰,蒋和财,刘柯,刘军,王凯,张翠兰,龚齐森,范彦阳,刘登峰,何华,杜晓华,王彪,王小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