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深转换速度场的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6883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时深转换速度场的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在待时深转换的地震数据中,获取相邻井之间采样点处的地层时间厚度;将地层时间厚度输入线性函数,输出采样点处的地层速度,得到待时深转换的地震数据的速度场,其中,所述线性函数是根据井点处的地层速度随膏岩含量的变化原理构建的。该方案有利于提高构建时深转换速度场的精度,进而有利于提高地震预测深度的精度,有利于提供良好的油气勘探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时深转换速度场的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震勘探
,特别涉及一种时深转换速度场的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由于地震采集、处理后的资料为时间域,在地震解释构造成图时需要将地震数据从时间域转换到深度域来展示地腹地层深度情况,并预测深度来指导钻井,依靠速度为桥梁来实现。因此,时深转换中速度场的构建尤为重要,目前时深转换速度场的构建通常是采用三种技术方法。第一种基于井点层速度的方法,先算出井点每层的层速度,然后井与井之间通过数学内插来确定该层的层速度,从而建立该层的时深转换速度场。第二种基于叠加速度场方法,该方法采用处理叠加速度场,通过Dix转换成,形成初始的层速度模型,然后通过井点速度校正该速度,最终得到该层的层速度。第三种基于地层埋深压实方法,先对地层层位进行对比解释,得到T0埋深构造,然后根据井点埋深T0与地层证实深度,计算井点速度Vint,运用多口井点埋深T0与Vint拟合数学函数关系F(Vint,T0),通过该函数关系,确定该层最终的速度场。r>以上几种方法在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时深转换速度场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在待时深转换的地震数据中,获取相邻井之间采样点处的地层时间厚度;/n将地层时间厚度输入线性函数,输出采样点处的地层速度,得到待时深转换的地震数据的速度场,其中,所述线性函数是根据井点处的地层速度随膏岩含量的变化原理构建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时深转换速度场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待时深转换的地震数据中,获取相邻井之间采样点处的地层时间厚度;
将地层时间厚度输入线性函数,输出采样点处的地层速度,得到待时深转换的地震数据的速度场,其中,所述线性函数是根据井点处的地层速度随膏岩含量的变化原理构建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深转换速度场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地层速度随膏岩含量的变化原理为地层速度随膏岩含量的变大而变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深转换速度场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井点处的地层速度随膏岩含量的变化原理构建所述线性函数,包括:
采用井点处的地层时间厚度表示膏岩含量,根据地层速度随地层时间厚度的变化原理拟合所述线性函数,所述线性函数为减函数。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时深转换速度场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采用井点速度校正所述速度场,得到最终的所述速度场。


5.一种时深转换速度场的构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层时间厚度获取模块,用于在待时深转换的地震数据中,获取相邻井之间采样点处的地层时间厚度;
速度场构建模块,用于将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甫陈胜王鹏李金芝李源郑喻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