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浮推进一体化旋转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852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悬浮推进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悬浮推进一体化旋转平台。该平台包括平台基座、共转子弧形永磁同步电机、悬浮感应板、测试装置、联轴器和陪试电机,电机包括共用转子及弧形第一定子和弧形第二定子,第一定子包括第一定子基座、第一定子轭部和推进线圈,第二定子包括第二定子基座、第二定子轭部和推进线圈,转子包括转子基座、转子轴、转子轭和永磁体,第一和第二定子的推进线圈与永磁体相互作用提供推进力,第一和第二定子轭部的推进线圈上下两侧均设置有悬浮感应板,悬浮感应板与转子相互作用产生悬浮力,检测装置检测转子运动过程中的相关运动参数。由此,可以验证悬浮推进耦合能力或单独验证悬浮系统能力,对运动参数进行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浮推进一体化旋转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悬浮推进
,尤其涉及一种悬浮推进一体化旋转平台。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交通方式在人类日常生活中地位日益显著。铁路列车由于高速下轮轨摩擦力不足,以及受电弓磨损等原因具有一定的速度极限。为提高铁路运载速度,磁悬浮高速列车成为了新的研究方向。目前的磁悬浮列车主要分为电磁悬浮和电动悬浮两种制式。电磁悬浮由于其在高速下具有浮力损失的特性,难以满足1000km/h以上的速度要求。电动悬浮因其自稳定等特点具备高速稳定悬浮的可行性。目前,美国空军Holloman试验基地以及日本山梨线都采用了电动悬浮的方式,其中日本山梨线采用的是直线电机推进以及8字感应线圈的方式速度达到了603km/h。设计高速磁悬浮列车的关键技术之一在于悬浮与推进一体化时直线电机系统与悬浮系统的耦合特性分析,但局限于距离限制,直线电机的高速特性难以进行试验和测量。试验线建设验证则需要国家以及地方政府支持,且占地面积较大,单纯验证推进与悬浮特性代价太大,经济性较差,同时,试验线一旦建好难以调节设计参数,对电机特性及悬浮特性探索意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浮推进一体化旋转平台,其特征在于,该平台包括平台基座、设置在所述平台基座上的共转子弧形永磁同步电机、悬浮感应板、测试装置、联轴器和陪试电机,所述共转子弧形永磁同步电机包括共用转子以及围绕所述转子对称设置的弧形第一定子和弧形第二定子,所述第一定子包括第一定子基座、第一定子轭部和以第一预定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定子轭部内弧面的推进线圈,所述第二定子包括第二定子基座、第二定子轭部和以第一预定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定子轭部内弧面的推进线圈,所述第一定子通过所述第一定子基座设置在所述平台基座上,所述第二定子通过所述第二定子基座设置在所述平台基座上,所述转子包括转子基座、转子轴、转子轭、和设置在所述转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浮推进一体化旋转平台,其特征在于,该平台包括平台基座、设置在所述平台基座上的共转子弧形永磁同步电机、悬浮感应板、测试装置、联轴器和陪试电机,所述共转子弧形永磁同步电机包括共用转子以及围绕所述转子对称设置的弧形第一定子和弧形第二定子,所述第一定子包括第一定子基座、第一定子轭部和以第一预定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定子轭部内弧面的推进线圈,所述第二定子包括第二定子基座、第二定子轭部和以第一预定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定子轭部内弧面的推进线圈,所述第一定子通过所述第一定子基座设置在所述平台基座上,所述第二定子通过所述第二定子基座设置在所述平台基座上,所述转子包括转子基座、转子轴、转子轭、和设置在所述转子轭上的永磁体,所述转子通过所述转子基座设置在所述平台基座上,所述转子轴一端与所述转子基座连接,一端穿过所述转子轭中心向上延伸,第一定子的推进线圈和第二定子的推进线圈与永磁体相互作用提供推进力,所述第一定子轭部和所述第二定子轭部的推进线圈上下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悬浮感应板,所述悬浮感应板与所述转子相互作用产生悬浮力,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转子运动过程中的相关运动参数,所述陪试电机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转子轴连接,所述转子轴与所述转子轭采用槽锲结构配合,在所述陪试电机工作时,产生悬浮力之前通过槽锲结构将所述转子轴上的转矩传递至所述转子轭以使所述转子旋转,并在产生悬浮力后通过槽锲结构使所述转子直线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轴上沿圆周方向设置多个预定长度的槽,所述转子轭中心为带有锲的孔,在所述陪试电机工作时,产生悬浮力之前锲在所述转子轴的槽内将所述转子轴上的转矩传递至所述转子轭以使所述转子旋转,产生悬浮力后锲在槽内滑动产生沿轴向的直线运动使所述转子直线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其特征在于,该平台还包括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定子基座、所述第一定子轭部、所述第二定子基座和所述第二定子轭部上用于对推进线圈和悬浮感应板进行降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为空心管,所述空心管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华毛凯张艳清韩树春龚珺翟茂春杜修方马逊余笔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