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结多孔介质材料发汗冷却的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6798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24
一种烧结多孔介质材料发汗冷却的实验装置,属于温度、流量可控主动冷却的实验技术领域。该实验装置在壳体中设有压力罐和石英加热管,在压力罐的上部设有多孔介质材料试验件,在冷却腔中设有一个接触多孔介质材料试验件的热电偶,在压力罐外设有压力变送器;用红外热像仪测量多孔介质材料试验件的温度,实验的温度和压力在计算机上实时储存并显示,实现加热温度控制在100‑1000℃、冷却剂流量控制在10‑200ml/min。该实验装置可获得高温场中烧结多孔介质材料的发汗冷却过程,研究不同温度、不同材料、不同冷却剂流量环境下,烧结多孔介质材料的发汗冷却效率,微米级多孔结构内部及表面上热传递规律的实验研究工作,为烧结多孔介质材料发汗冷却的理论研究提供有效的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烧结多孔介质材料发汗冷却的实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烧结多孔介质材料发汗冷却的实验装置,属于温度、流量可控主动冷却的实验

技术介绍
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体现了一个国家最高的科技水平,随着航天航空技术的发展,飞行器的速度不断提升。高超声速飞行器是指飞行速度超过5倍音速的飞机、导弹、炮弹之类的有翼或无翼飞行器。因其具有快速打击以及突防成功率高的特点,有着巨大的军事战略价值。然而,由于飞行速度极高,气动热流密度和速度的三次方成正比,导致外壳热流密度较大,尤其是前缘承受了极高的热流密度。飞行器的头锥、机翼前缘和进气道唇口前缘等关键部位受热严重,由气动加热效应引起的极端热环境成为制约高超声速飞行器发展的一个重要难题。在这种情况下,发展有效的热防护技术尤为重要。与其他主动冷却技术相比,发汗冷却的效率更高,且需要的冷却剂用量少、冷却后表面的温度分布更均匀。多孔介质材料发汗冷却是指冷却剂在驱动压力作用下透过多孔结构到达热端表面,冷却剂经过多孔介质内部时流动吸热,当到达热端表面后在表面形成一层冷却介质薄膜,将受热结构与高温热流隔开,从而达到较好的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烧结多孔介质材料发汗冷却的实验装置,它包括加热系统、冷却系统和实验系统,其特征是:它还包括一个由纳米级保温材料制作的壳体(3)和设置在壳体(3)中的压力罐(7),在壳体(3)的上部设有一个固定有硫化锌红外玻璃板(4)的上盖(3a),所述加热系统在壳体(3)内设置电阻丝石英加热管(2);所述压力罐(7)设置在壳体(3)内的底部中间位置,所述冷却系统采用高压输液泵(10)把冷却剂箱(9)中的冷却剂通过管道送入压力罐(7)的冷却腔(8)中,在压力罐(7)的上部设有用压盖(7a)固定的多孔介质材料试验件(6),在冷却腔(8)中设有一个接触多孔介质材料试验件(6)的第一热电偶(11)和一个位于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烧结多孔介质材料发汗冷却的实验装置,它包括加热系统、冷却系统和实验系统,其特征是:它还包括一个由纳米级保温材料制作的壳体(3)和设置在壳体(3)中的压力罐(7),在壳体(3)的上部设有一个固定有硫化锌红外玻璃板(4)的上盖(3a),所述加热系统在壳体(3)内设置电阻丝石英加热管(2);所述压力罐(7)设置在壳体(3)内的底部中间位置,所述冷却系统采用高压输液泵(10)把冷却剂箱(9)中的冷却剂通过管道送入压力罐(7)的冷却腔(8)中,在压力罐(7)的上部设有用压盖(7a)固定的多孔介质材料试验件(6),在冷却腔(8)中设有一个接触多孔介质材料试验件(6)的第一热电偶(11)和一个位于冷却腔(8)中间位置的第二热电偶(11a),在压力罐(7)外设有一个测量冷却腔(8)中压力的压力变送器(12);所述实验系统用红外热像仪(5)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东明李妮李素芬尚妍浦航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