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颗粒材料防渗性能的检测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6777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颗粒材料防渗性能的检测装置及方法,检测装置包括外筒和插设于外筒内的内筒,内筒的底部位于外筒内部并与外筒的底部间隔设置,且均设有透水孔,外筒和内筒之间的空间用于将该空间内自然堆积的待测颗粒材料约束成筒状容器形状,内筒的顶部用于进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内外筒的组合,将内外筒空隙间自然堆积的待测颗粒材料约束成筒状容器,在内筒中加水,相当于在颗粒容器中加水,液体与外筒内壁被待测颗粒隔绝,消除了检测过程中所产生的边壁效应,防止水分从待测颗粒材料与检测装置间的缝隙渗漏,使防渗性能的检测条件更加接近颗粒材料自然堆积状态下的实际情况,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颗粒材料防渗性能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颗粒材料防渗性能检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颗粒材料防渗性能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超疏水颗粒是一种利用石英砂、大漠砂、河砂、海砂、尾矿砂、粉煤灰漂珠等颗粒材料作为芯材制备而成,具有防渗性能的颗粒材料。超疏水颗粒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在砂质土与盐碱地植被种植、建筑屋面防水绝热一体化、人工湖和农田水利抗渗和水下堵漏、水域油污清理等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如何准确、简单、快速地检测颗粒材料的防渗性能对超疏水颗粒的研发、生产以及应用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防渗性能检测仪器的检测对象一般是板材、块材、卷材、薄膜等具有一定整体性的材料。这一类材料不会被水流冲散,同时待测材料边缘与测试容器之间的缝隙可以采用黄油、凡士林、橡胶垫片等材料密封。而颗粒材料为松散的不定形状态,无法将其紧密固定,因此检测仪器中施加的水压可能会破坏待测颗粒层。同时松散颗粒与容器的边壁无法密封,由于“边壁效应”——颗粒材料和容器壁之间的缝隙较颗粒层间的缝隙为大,故液体容易向边壁流动导致渗漏,从而影响防渗性能检测结果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颗粒材料防渗性能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1)和插设于外筒(1)内的内筒(4),所述的内筒(4)的底部位于外筒(1)内部,并与外筒(1)的底部间隔设置,外筒(1)和内筒(4)之间的空间用于将该空间内自然堆积的待测颗粒材料约束成筒状容器形状,所述的内筒(4)的顶部伸出于外筒(1)顶部,并用于进水,所述的内筒(4)和外筒(1)的底部均设有透水孔(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颗粒材料防渗性能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1)和插设于外筒(1)内的内筒(4),所述的内筒(4)的底部位于外筒(1)内部,并与外筒(1)的底部间隔设置,外筒(1)和内筒(4)之间的空间用于将该空间内自然堆积的待测颗粒材料约束成筒状容器形状,所述的内筒(4)的顶部伸出于外筒(1)顶部,并用于进水,所述的内筒(4)和外筒(1)的底部均设有透水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颗粒材料防渗性能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筒(4)的顶部敞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颗粒材料防渗性能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筒(4)的顶部设有内筒顶盖(6),并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压力计(9)和进水阀(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颗粒材料防渗性能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筒顶盖(6)与内筒(4)的顶部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颗粒材料防渗性能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筒(4)的底部和外筒(4)的底部分别设有可拆卸的内筒底盖(5)和外筒底盖(2),内筒(4)和外筒(1)底部的透水孔(11)分别设置于内筒底盖(5)和外筒底盖(2)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颗粒材料防渗性能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水孔(11)的内径小于待测颗粒材料的粒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颗粒材料防渗性能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1)的顶部设有拆卸的外筒顶盖(3),所述的外筒顶盖(3)中心处设有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雄王春霖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