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井钢丝疲劳模拟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6741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试井钢丝疲劳模拟装置及方法,属于石油工业井下工具测试技术领域。该试井钢丝疲劳模拟装置包括: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上滑轮、下滑轮和卷扬机;以及配重件;上滑轮位于下滑轮的上方,下滑轮和卷扬机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模拟装置及方法,通过配重件模拟试井钢丝在现场作业中的承重情况,上滑轮、下滑轮配合卷扬机模拟试井钢丝在现场作业中的反复拉伸、磨损情况,以此实现对不同工况下试井钢丝的现场作业情况的模拟。采用该模拟装置及方法对试井钢丝进行疲劳试验,能够准确掌握使用一段时间后的试井钢丝中间薄弱段的疲劳程度,进而为试井钢丝现场作业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避免工具落井等井下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试井钢丝疲劳模拟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工业井下工具测试
,特别涉及一种试井钢丝疲劳模拟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试井钢丝用于钢丝试井技术,能够完成各种投捞作业,例如堵塞器、开关滑套、射流泵等;也用于实现砸泄油阀、探沙面或捞沙样、高压物性取样、下铅印、抽汲等作业功能。为了保证试井钢丝现场作业的顺利,需要试井钢丝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通常地,技术人员会截取整盘钢丝前端的一小段部分,通过对该段钢丝进行力学性能试验,来评估整盘钢丝的力学性能。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试井钢丝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整盘试井钢丝的中间段存在反复拉伸和反复磨损的情况,使试井钢丝出现应力疲劳、丝径变细等现象,致使其承载能力下降。因而截取整盘钢丝前端的小部分直接进行力学性能试验,不能真实反映整盘钢丝的力学性能,因而不能为试井钢丝现场作业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可能造成工具落井等井下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试井钢丝疲劳模拟装置及方法,可解决相上述问题。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试井钢丝疲劳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井钢丝疲劳模拟装置包括:支架(1);固定在所述支架(1)上的上滑轮(2)、下滑轮(3)和卷扬机(4);以及配重件(5);/n所述上滑轮(2)位于所述下滑轮(3)的上方,所述下滑轮(3)和所述卷扬机(4)位于同一水平面上;/n使用时,试井钢丝的一端与所述卷扬机(4)的卷轴连接,另一端经所述下滑轮(3)和所述上滑轮(2)与所述配重件(5)连接;且所述上滑轮(2)和所述下滑轮(3)之间的所述试井钢丝处于垂直状态、所述上滑轮(2)和所述配重件(5)之间的所述试井钢丝处于垂直状态或松弛状态,所述下滑轮(3)和所述卷扬机(4)之间的所述试井钢丝处于水平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井钢丝疲劳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井钢丝疲劳模拟装置包括:支架(1);固定在所述支架(1)上的上滑轮(2)、下滑轮(3)和卷扬机(4);以及配重件(5);
所述上滑轮(2)位于所述下滑轮(3)的上方,所述下滑轮(3)和所述卷扬机(4)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使用时,试井钢丝的一端与所述卷扬机(4)的卷轴连接,另一端经所述下滑轮(3)和所述上滑轮(2)与所述配重件(5)连接;且所述上滑轮(2)和所述下滑轮(3)之间的所述试井钢丝处于垂直状态、所述上滑轮(2)和所述配重件(5)之间的所述试井钢丝处于垂直状态或松弛状态,所述下滑轮(3)和所述卷扬机(4)之间的所述试井钢丝处于水平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井钢丝疲劳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井钢丝疲劳模拟装置还包括:控制箱(6);
所述控制箱(6)与所述卷扬机(4)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卷扬机(4)的运转速度和运转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井钢丝疲劳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6)还用于控制所述卷扬机(4)的运转行程,使所述上滑轮(2)和所述配重件(5)之间的所述试井钢丝处于垂直状态或松弛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井钢丝疲劳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井钢丝疲劳模拟装置还包括:拉线传感器(7);
所述拉线传感器(7)固定在所述支架(1)上;
所述拉线传感器(7)的拉绳与所述卷扬机(4)的卷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井钢丝疲劳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件(5)包括砝码盘(51)和砝码(52);
使用时,所述砝码(52)放置于所述砝码盘(51)中,所述砝码盘(51)与所述试井钢丝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井钢丝疲劳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包括:横向设置的上框板(11)、下框板(12)和纵向设置的左框板(13)、右框板(14),所述左框板(13)和所述右框板(14)固定在所述上框板(11)和所述下框板(12)之间;
所述支架(1)还包括第一隔板(15),所述第一隔板(15)沿横向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健李国曾立新王宇王柯刘辉唐光华钱思虹文蜀江卢亚峰刘欣洁王晓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