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线规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路径规划导航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路线规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在人们日常的出行过程中,导航由于其准确性、时效性,与用户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成为了人们必不可少的使用工具,在用户出行、搜救抢险以及科学研究等领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极大地方便用户实际生活。实现导航功能最基础的即为用户进行路线规划,而现有的路线规划,大多是基于实时路况,规划从起始点以及终点之间的路线,或者直接向用户推荐该用户最近走过或者大多数用户走过的路线,这样的路线规划方式,对于出行区域比较陌生的用户会比较有效,但是对于出行区域中存在用户比较熟悉的部分区域或者部分路线的时候,这种常规的路线规划方式规划的路线,准确率低,当用户结合自己的认知出行时,易导致用户出现偏航情况,从而需要实时的重新规划出行路线,增加了路线规划的计算资源消耗和设备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线规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能够通过用户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路线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线规划方法包括:/n若待规划路径用户满足预设路径规划条件,获取在历史时间段内,所述待规划路径用户在目标行驶区域中的历史行驶轨迹数据,以及所述目标行驶区域的基础路网数据;/n分别基于所述历史行驶轨迹数据和所述基础路网数据,确定所述待规划路径用户行驶过的多个历史行驶路段和所述目标行驶区域中所有用户行驶过的多个基础路段,并确定出所述多个基础路段中与每个历史行驶路段对应的目标基础路段,以及每个历史行驶路段相对于对应的目标基础路段的差异度;/n基于每个历史行驶路段的差异度,确定所述多个历史行驶路段中所述待规划路径用户偏好行驶的多个偏好行驶路段,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线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线规划方法包括:
若待规划路径用户满足预设路径规划条件,获取在历史时间段内,所述待规划路径用户在目标行驶区域中的历史行驶轨迹数据,以及所述目标行驶区域的基础路网数据;
分别基于所述历史行驶轨迹数据和所述基础路网数据,确定所述待规划路径用户行驶过的多个历史行驶路段和所述目标行驶区域中所有用户行驶过的多个基础路段,并确定出所述多个基础路段中与每个历史行驶路段对应的目标基础路段,以及每个历史行驶路段相对于对应的目标基础路段的差异度;
基于每个历史行驶路段的差异度,确定所述多个历史行驶路段中所述待规划路径用户偏好行驶的多个偏好行驶路段,以及由所述多个偏好行驶路段构建的子路网;
基于所述目标行驶区域的基础路网和所述子路网,规划所述待规划路径用户的出行路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线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基于所述历史行驶轨迹数据和所述基础路网数据,确定所述待规划路径用户行驶过的多个历史行驶路段和所述目标行驶区域中所有用户行驶过的多个基础路段,并确定出所述多个基础路段中与每个历史行驶路段对应的目标基础路段,以及每个历史行驶路段相对于对应的目标基础路段的差异度,包括:
基于所述历史行驶轨迹数据,确定在所述目标行驶区域中所述待规划路径用户行驶过的多个历史行驶路段,以及每个历史行驶路段被行驶过的历史路段密度;
基于所述基础路网数据,确定所述目标行驶区域中所有用户行驶过的多个基础路段,所述目标行驶区域中与每个历史行驶路段对应的目标基础路段,以及所述多个基础路段中与每个历史行驶路段对应的目标基础路段在所述目标行驶区域中被行驶过的目标基础路段密度;
基于所述历史路段密度和所述目标基础路段密度,确定每个历史行驶路段相对于对应的目标基础路段的差异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线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历史行驶轨迹数据,确定在所述目标行驶区域中所述待规划路径用户行驶过的多个历史行驶路段,以及每个历史行驶路段被行驶过的历史路段密度,包括:
基于所述历史行驶轨迹数据,确定所述待规划路径用户行驶过的多个历史行驶路段、所述待规划路径用户行驶过每个历史行驶路段的行驶次数以及所述待规划路径用户行驶过所述多个历史行驶路段的行驶总次数;
基于每个历史行驶路段的行驶次数以及所述行驶总次数,确定每个历史行驶路段被行驶过的历史路段密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线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基础路网数据,确定所述目标行驶区域中所有用户行驶过的多个基础路段,所述目标行驶区域中与每个历史行驶路段对应的目标基础路段,以及所述多个基础路段中与每个历史行驶路段对应的目标基础路段在所述目标行驶区域中被行驶过的目标基础路段密度,包括:
基于所述基础路网数据,确定所述目标行驶区域中的多个基础路段中每个目标基础路段被行驶过的经过次数以及所述多个基础路段被行驶过的经过总次数;
基于每个目标基础路段的经过次数以及所述经过总次数,确定每个历史行驶路段对应的目标基础路段被行驶过的基础路段密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线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历史路段密度和所述目标基础路段密度,确定每个历史行驶路段相对于对应的目标基础路段的差异度,包括:
通过以下公式确定每个历史行驶路段相对于对应的目标基础路段的差异度:
C=((A-B)/B)*X+(A-B)*(1-X);
其中,C为历史行驶路段相对于对应的目标基础路段的差异度,A为历史行驶路段的历史路段密度,B为与历史行驶路段对应的基础路段的基础路段密度,X为常量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线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每个历史行驶路段的差异度,确定所述多个历史行驶路段中所述待规划路径用户偏好行驶的多个偏好行驶路段,以及由所述多个偏好行驶路段构建的子路网,包括:
确定出差异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多个历史行驶路段,或者所述多个历史行驶路段中预设数量的历史行驶路段为候选路段,其中,所述候选路段的差异度大于所述多个历史行驶路段中除候选路段之外的其他历史行驶路段的差异度;
从多个候选路段中筛除满足预设筛除条件的候选路段,并将多个候选路段中筛除后剩余的候选路段确定为所述待规划路径用户偏好行驶的偏好行驶路段,其中,满足预设筛除条件的候选路段为所述待规划路径用户行驶经过的次数小于预设次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建强,王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