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木耳干燥处理装置,包括上端设有透明塑料布的晾晒棚,设于晾晒棚中的若干个晾晒架,移动车,设于移动车上的干木耳收集机构和湿木耳分放机构;所述湿木耳分放机构包括设于移动车上的立柱,设于立柱上端的竖筒,设于竖筒左下部的吹风机,设于竖筒右下部的M个左侧开口的容纳腔,与所述容纳腔连接的传输管,设于移动车上的连接柱,与连接柱上端连接的伸缩臂,伸缩臂右端与各个传输管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晾晒效率高,晾晒质量稳定,保证了黑木耳产品的品质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木耳干燥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木耳晾晒
,尤其是涉及一种晾晒效率高,晾晒质量稳定的木耳干燥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黑木耳生长于栎、榆、杨、榕、洋槐等阔叶树上或朽木上,密集成丛生长。黑木耳呈叶状或近林状,边缘波状,薄,宽2~6cm,厚2mm左右,以侧生的短柄或狭细的基部固着于基质上。初期为柔软的胶质,粘而富弹性,以后稍带软骨质,干后强烈收缩,变为黑色硬而脆的角质至近革质。黑木耳收获后,需要放在室外晒干,在晾晒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翻动黑木耳,使黑木耳及时干燥,但是,天气是多变的,遇上阴雨天黑木耳无法及时晾晒,会导致黑木耳腐败变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遇上阴雨天黑木耳无法及时晾晒,导致黑木耳腐败变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晾晒效率高,晾晒质量稳定的木耳干燥处理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木耳干燥处理装置,包括上端设有透明塑料布的晾晒棚,设于晾晒棚中的若干个晾晒架,移动车,设于移动车上的干木耳收集机构和湿木耳分放机构;所述湿木耳分放机构包括设于移动车上的立柱,设于立柱上端的竖筒,设于竖筒左下部的吹风机,设于竖筒右下部的M个左侧开口的容纳腔,与所述容纳腔连接的传输管,设于移动车上的连接柱,与连接柱上端连接的伸缩臂,伸缩臂右端与各个传输管连接,连接柱上端所处高度低于立柱上端所处的高度;竖筒上部设有进料通道和若干个排气孔,M大于2;各个传输管下端均设有电磁阀;晾晒棚上设有若干个排风口,晾晒棚中设有若干个鼓风机和若干个烘干机,吹风机、干木耳收集机构、各个鼓风机、各个烘干机和各个电磁阀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控制移动车沿相邻晾晒架之间的空地向前移动,控制各个电磁阀关闭,工作人员将刚摘下来的湿木耳放入进料通道,湿木耳沿着进料通道进入竖筒中,吹风机吹动湿木耳,湿木耳进入各个容纳腔中,湿木耳进入各个传输管中,移动车向前移动,伸缩臂带动各个传输管移动至晾晒架上,控制各个电磁阀打开,将湿木耳分放到晾晒架的各个网板上;控制器控制各个鼓风机给晾晒棚内送风,风从各个排风口流出,使木耳风干,同时太阳光从棚顶照射下来,使木耳在干燥的过程中颜色变深;过一段时间后,控制器控制各个鼓风机停止工作,各个烘干机开始工作,热空气在棚内吹拂,使木耳进一步被烘干;从而在保证木耳品质的前提下,提高了木耳干燥的效率;当木耳干燥完成之后,控制器控制干木耳收集机构靠近晾晒架,使干木耳收集机构贴紧网板处的晾晒架,使转动电机带动横向转轴旋转,使干木耳掉落到木耳收集机构中。作为优选,所述晾晒架包括N块竖板,对于任意两块相邻的竖板,两块竖板之间设有由下至上依次排列的M个木耳晾晒机构,所述木耳晾晒机构包括设于两块竖板之间的两条导向横杆,设于两条导向横杆之间的横向丝杆,设于一块竖板中的与横向丝杆连接的丝杆电机,设于两条导向横杆和横向丝杆上的移动杆,设于移动杆上周面上的若干个间隔排列的喷气孔,设于两条导向横杆和横向丝杆上方的网板,设于网板边缘上的矩形围边;N大于2;移动杆与横向丝杆螺纹配合连接,移动杆分别与两条导向横杆滑动连接;将移动杆上的各个喷气孔从左至右按顺序编号,气泵通过第一进气管与编号为偶数的各个喷气孔连通,气泵通过第二进气管与编号为奇数的各个喷气孔连通;网板前边缘通过横向转轴与两块竖板连接,横向转轴与设于另一块竖板中的转动电机连接,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上均设有电子阀门,丝杆电机、转动电机、气泵和两个电子阀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控制转动电机带动横向转轴旋转,使木耳在网板上移动至均匀分布;其中,每隔半小时,控制器控制气泵工作,控制第一进气管的电子阀门打开,使气体从编号为偶数的各个喷气孔喷出,在喷气的同时,丝杆电机带动横向丝杆转动,使移动杆左右移动,对网板上的木耳进行翻动,防止木耳相互粘结,加快木耳干燥收缩的速度;控制第一进气管的电子阀门关闭,控制第二进气管的电子阀门打开,使气体从编号为奇数的各个喷气孔喷出,在喷气的同时,丝杆电机带动横向丝杆转动,使移动杆左右移动,对网板上的木耳进行吹拂翻动。作为优选,所述移动车包括基板,设于基板下表面上的两个前滚轮,两个后滚轮;基板上设有用于带动两个前滚轮移动的两个动力电机;所述干木耳收集机构包括设于基板上的横向气缸,与横向气缸的伸缩杆连接的基座,设于基座上的L形支撑杆,设于L形支撑杆上的升降气缸,设于基座上的收集袋,设于收集袋上端的收集罩;升降气缸的伸缩杆与收集罩连接,收集袋下端与基座可拆卸连接,收集罩呈扇形,收集罩右端开口,收集罩左部设有吸气风机,两个动力电机、横向气缸、升降气缸、吸气风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控制两个动力电机带动两个前滚轮向前移动,控制器控制干木耳收集机构靠近晾晒架,横向气缸带动基座向右移动,升降气缸带动收集罩上下移动,使收集罩贴紧网板处的晾晒架,使转动电机带动横向转轴及网板向前旋转90°,使干木耳掉落到收集罩中,控制吸气风机工作,木耳在气流的作用下,更加快速的落入收集袋中。作为优选,基座右侧的基板边缘上设有延伸板,基座下表面上设有若干个滚珠。延伸板给基座提供了支撑,使基座及收集罩可以更加靠近晾晒架,便于收集罩收集木耳。作为优选,所述伸缩臂包括套筒,设于套筒中的伸缩气缸,与伸缩气缸的伸缩杆连接的横杆;横杆右端通过连接杆与各条传输管下端连接,伸缩气缸与控制器电连接。伸缩气缸带动横杆向右移动,使各个传输管分别位于晾晒架上的一列的各个上下排列的网板上方,控制器控制各个电磁阀同时打开,湿木耳顺着传输管掉落到各个网板上,然后控制各个电磁阀关闭;伸缩气缸带动横杆向左移动,移动车继续向前移动,然后移动车停止移动,伸缩气缸带动横杆向右移动,使各个传输管分别位于晾晒架上的另一列的各个上下排列的网板上方,控制器控制各个电磁阀同时打开,湿木耳顺着传输管掉落到各个网板上,然后控制各个电磁阀关闭;随着移动车的移动,湿木耳分放机构将湿木耳分放到不同的网板上,从而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作为优选,各个鼓风机通过第一连接管路与设于所述竖板中的空腔连接,空腔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可以向空腔两侧喷气的通气孔,各个烘干机通过第二连接管路与空腔连接。空腔及通气孔的设置,提高了凉风及热风的利用效率,使凉风及热风被输送到网板上方,进一步提高了木耳干燥的效率。作为优选,所述晾晒架上端设有光照度传感器和若干个照明灯,光照度传感器和各个照明灯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光照度传感器检测光照度,当光照度不足时,控制器控制各个照明灯打开,从而保证黑木耳充分变色,提高干燥品质。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晾晒效率高,晾晒质量稳定,保证了黑木耳产品的品质,提高了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晾晒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导向横杆、横向丝杆、丝杆电机、移动杆、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网板、矩形围边、横向转轴和转动电机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移动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木耳干燥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上端设有透明塑料布的晾晒棚,设于晾晒棚中的若干个晾晒架(1),移动车(4),设于移动车上的干木耳收集机构和湿木耳分放机构;所述湿木耳分放机构包括设于移动车上的立柱(31),设于立柱上端的竖筒(32),设于竖筒左下部的吹风机(33),设于竖筒右下部的M个左侧开口的容纳腔(34),与所述容纳腔连接的传输管(35),设于移动车上的连接柱(36),与连接柱上端连接的伸缩臂(37),伸缩臂右端与各个传输管连接,连接柱上端所处高度低于立柱上端所处的高度;竖筒上部设有进料通道(38)和若干个排气孔(39),M大于2;各个传输管下端均设有电磁阀;/n晾晒棚上设有若干个排风口,晾晒棚中设有若干个鼓风机和若干个烘干机,吹风机、干木耳收集机构、各个鼓风机、各个烘干机和各个电磁阀均与控制器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耳干燥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上端设有透明塑料布的晾晒棚,设于晾晒棚中的若干个晾晒架(1),移动车(4),设于移动车上的干木耳收集机构和湿木耳分放机构;所述湿木耳分放机构包括设于移动车上的立柱(31),设于立柱上端的竖筒(32),设于竖筒左下部的吹风机(33),设于竖筒右下部的M个左侧开口的容纳腔(34),与所述容纳腔连接的传输管(35),设于移动车上的连接柱(36),与连接柱上端连接的伸缩臂(37),伸缩臂右端与各个传输管连接,连接柱上端所处高度低于立柱上端所处的高度;竖筒上部设有进料通道(38)和若干个排气孔(39),M大于2;各个传输管下端均设有电磁阀;
晾晒棚上设有若干个排风口,晾晒棚中设有若干个鼓风机和若干个烘干机,吹风机、干木耳收集机构、各个鼓风机、各个烘干机和各个电磁阀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耳干燥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晾晒架包括N块竖板(11),对于任意两块相邻的竖板,两块竖板之间设有由下至上依次排列的M个木耳晾晒机构(12),所述木耳晾晒机构包括设于两块竖板之间的两条导向横杆(121),设于两条导向横杆之间的横向丝杆(122),设于一块竖板中的与横向丝杆连接的丝杆电机(123),设于两条导向横杆和横向丝杆上的移动杆(124),设于移动杆上周面上的若干个间隔排列的喷气孔(1241),设于两条导向横杆和横向丝杆上方的网板(125),设于网板边缘上的矩形围边(1251);N大于2;移动杆与横向丝杆螺纹配合连接,移动杆分别与两条导向横杆滑动连接;
将移动杆上的各个喷气孔从左至右按顺序编号,气泵通过第一进气管(126)与编号为偶数的各个喷气孔连通,气泵通过第二进气管(127)与编号为奇数的各个喷气孔连通;网板前边缘通过横向转轴(1252)与两块竖板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仙珑宇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