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热能耦合燃气锅炉供热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热供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热能耦合燃气锅炉供热系统。
技术介绍
中深层地热能是将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衰变,并以热力形式存在的可再生能源,中深层地热能的开发目前以无干扰地岩热技术为主,该技术遵循“取热不取水”的思想,通过向地下钻孔将蕴藏在中深层地岩中的热能取出后利用,该方法具有环保高效、设备简单、运行成本低的特点,是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但由中深层无干扰地岩热供热系统建设初投资大,其采集的地热能在低温时段无法有效保证供热平衡,且目前无法将中深层无干扰地岩热供热系统与现有供热系统有效结合,限制了中深层无干扰地岩热的利用范围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热能耦合燃气锅炉供热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热能耦合燃气锅炉供热系统,包括地热换热器、双冷凝器热泵机组和调峰锅炉,地热换热器的换热口与双冷凝器热泵机组的蒸发器侧连接,地热换热器的取热地埋管埋设于中深层地下取热;双冷凝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热能耦合燃气锅炉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热换热器(1)、双冷凝器热泵机组(2)和调峰锅炉(3),地热换热器(1)的换热口与双冷凝器热泵机组(2)的蒸发器(7)侧连接,地热换热器(1)的取热地埋管埋设于中深层地下取热;双冷凝器热泵机组(2)的冷凝器(8)出热口与调峰锅炉(3)的供热管道出热管道均接于用户供热管道(15),双冷凝器热泵机组(2)的冷凝器(8)回流口与调峰锅炉(3)的供热管道回流管道均连接于用户回流管道(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热能耦合燃气锅炉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热换热器(1)、双冷凝器热泵机组(2)和调峰锅炉(3),地热换热器(1)的换热口与双冷凝器热泵机组(2)的蒸发器(7)侧连接,地热换热器(1)的取热地埋管埋设于中深层地下取热;双冷凝器热泵机组(2)的冷凝器(8)出热口与调峰锅炉(3)的供热管道出热管道均接于用户供热管道(15),双冷凝器热泵机组(2)的冷凝器(8)回流口与调峰锅炉(3)的供热管道回流管道均连接于用户回流管道(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能耦合燃气锅炉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地热换热器(1)的出热口连接于双冷凝器热泵机组(2)的蒸发器(7)的进热口,地热换热器(1)的回流口连接于双冷凝器热泵机组(2)的蒸发器(7)的出口,地热换热器(1)的取热地埋管回流端地热换热器(1)的供水端连接管道之间设有共管(4),地热换热器(1)的取热地埋管回流端与共管(4)之间设有第一循环泵(5),共管(4)与双冷凝器热泵机组(2)之间设有第二循环泵(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能耦合燃气锅炉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双冷凝器热泵机组(2)的冷凝器(8)的回流管道上设有第三循环泵(11),调峰锅炉(3)回流管道上设有第四循环泵(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能耦合燃气锅炉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调峰锅炉(3)包括燃烧器(13)和换热器(14),换热器(14)通过热循环管道与用户供热管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能耦合燃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瑞涛,刘建宏,刘凯,赵志军,邵晓丹,苏逊卿,张睿国,杨超辉,侯学明,薛剑平,林明,高荣兴,纪阳,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延长石油国际勘探开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