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打火机组件和打火机。该打火机组件包括电源、电热丝和防风罩;所述电热丝从所述防风罩的开口端伸入所述防风罩的内腔中,且在通过所述电源供电时产生自发热;所述防风罩用于将所述电热丝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所述防风罩的外侧壁,便于用户采用发热后的所述防风罩的外侧壁取火。本申请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一,避免了在有风的情况下电热丝因为空气的快速流动而降温的情况,有利于电热丝的温度保持,使用较为方便。第二,容易清理,不会造成因为污垢较多而影响取火的情况,用户体验较佳。第三,避免了被点火物体与电热丝直接接触对电热丝造成的变形或损坏的情况,进而避免了由于电热丝变形导致的短路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打火机组件和打火机
本公开涉及取火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打火机组件和打火机。
技术介绍
出于环保和清洁的目的,越来越多的人,以及越来越多的用火场合均会选择使用电阻式打火机取火,该电阻点火式打火机是采用电热丝发热进行取火的,该电热丝相当于一个电阻,电流通过电热丝时会因为阻值而产生大量热量,从而将电热丝加热,实现点火效果。但是,这种电热丝打火机存在几个缺陷,第一,电热丝裸露在空气中,在有风的情况下,电热丝会因为空气的快速流动而降温,不利于电热丝的温度保持,使用较为不方便;第二,电热丝直接接触被点火物体,被点火物体产生的烧焦物,碳化物等异物较容易残留在电热丝上,用久了后电热丝污垢较多,较难清理;第三,电热丝一般比较薄,较容易变形,在其点火时,点火物体容易将电热丝碰触变形,严重甚至会引起电热丝两端直接碰触在一起,相当于短路,非常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打火机组件和打火机。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打火机组件,所述打火机组件包括电源、电热丝和防风罩;所述电热丝从所述防风罩的开口端伸入所述防风罩的内腔中,且在通过所述电源供电时产生自发热;所述防风罩用于将所述电热丝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所述防风罩的外侧壁,便于用户采用发热后的所述防风罩的外侧壁取火。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一,通过防风罩隔离电热丝与外部环境,避免了在有风的情况下电热丝因为空气的快速流动而降温的情况,有利于电热丝的温度保持,使用较为方便。第二,由于点火物体不会直接接触电热丝,而是与防风罩的外侧壁接触取火,该防风罩的外部不存在沟槽或者纹路,因此即便被点火物体产生的烧焦物,碳化物等异物较残留在防风罩的外部,也容易清理,不会造成因为污垢较多而影响取火的情况,用户体验较佳。第三,通过防风罩的外侧壁取火,避免了被点火物体与电热丝直接接触对电热丝造成的变形或损坏的情况,进而避免了由于电热丝变形导致的短路的问题,提高了打火机使用时的安全性,用户体验较佳。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打火机组件包括支架和固定座;所述电热丝与所述支架固定设置;所述防风罩与所述固定座配合设置;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用于限制所述电热丝与所述防风罩之间的位置和距离。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打火机组件还包括隔热垫圈;所述隔热垫圈设置在所述电热丝与所述支架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热垫圈包括第一卡接通孔,所述电热丝穿过所述第一卡接通孔,且与所述第一卡接通孔的内壁紧密卡接;所述支架包括第二卡接通孔,所述隔热垫圈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卡接通孔,且所述隔热垫圈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二卡接通孔的内壁紧密卡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热丝为片状结构,所述片状结构的中心设置有螺旋状沟槽。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打火机组件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电热丝和所述电源连接,且所述电路板固定在所述支架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热丝为弹簧状结构,所述弹簧状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的两端连接,使得所述弹簧状结构弯曲为半圆形。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热丝为弹簧状结构,所述弹簧状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电路板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弹簧状结构的中心与所述电路板连接,使得所述弹簧状结构竖直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包括内螺纹通孔,所述防风罩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防风罩的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通孔中的内螺纹配合,使得所述防风罩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风罩采用透明导热材料制作。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打火机,包括机壳和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打火机组件;所述打火机组件与所述机壳配合设置。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打火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打火机组件的爆炸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打火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热丝和电路板的连接示意图。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打火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打火机组件的爆炸图。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打火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打火机组件10,如图1所示,该打火机组件10包括电源(图1未示出)、电热丝102和防风罩103。其中,电热丝102从防风罩103的开口端伸入防风罩103的内腔中,且在通过电源供电时产生自发热。防风罩103用于将电热丝102产生的热量传导至防风罩103的外侧壁,便于用户采用发热后的防风罩103的外侧壁取火。示例的,该防风罩103可以为具有开口端的帽状结构,组装时可以首先将电热丝102从防风罩103的开口端伸入防风罩103的内腔中,该电热丝102与防风罩103的内壁可以紧密贴合,也可以存在一定距离,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具体的,电热丝102与防风罩103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与该防风罩103的材质相关。若该防风罩103的材质的导热性较好,但耐高温性一般,则可以将该距离置的较大,在保证取火效率的基础上避免防风罩103被损坏;若该防风罩103的材质的导热性一般,但耐高温性较好,则可以将该距离置的较小,尽量提高打火机的取火效率。示例的,该防风罩103可以采用透明导热材料制作,即用户在使用打火机时,可以通过该防风罩103观察电热丝102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温度情况,便于在温度达到要求时及时取火。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以下有益效果:第一,通过防风罩103隔离电热丝102与外部环境,避免了在有风的情况下电热丝102因为空气的快速流动而降温的情况,有利于电热丝102的温度保持,使用较为方便。第二,由于点火物体不会直接接触电热丝102,而是与防风罩103的外侧壁接触取火,该防风罩103的外部不存在沟槽或者纹路,因此即便被点火物体产生的烧焦物,碳化物等异物较残留在防风罩103的外部,也容易清理,不会造成因为污垢较多而影响取火的情况,用户体验较佳。第三,通过防风罩103的外侧壁取火,避免了被点火物体与电热丝102直接接触对电热丝102造成的变形或损坏的情况,进而避免了由于电热丝102变形导致的短路的问题,提高了打火机使用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打火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火机组件包括电源、电热丝和防风罩;/n所述电热丝从所述防风罩的开口端伸入所述防风罩的内腔中,且在通过所述电源供电时产生自发热;/n所述防风罩用于将所述电热丝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所述防风罩的外侧壁,便于用户采用发热后的所述防风罩的外侧壁取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火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火机组件包括电源、电热丝和防风罩;
所述电热丝从所述防风罩的开口端伸入所述防风罩的内腔中,且在通过所述电源供电时产生自发热;
所述防风罩用于将所述电热丝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所述防风罩的外侧壁,便于用户采用发热后的所述防风罩的外侧壁取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火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火机组件包括支架和固定座;
所述电热丝与所述支架固定设置;
所述防风罩与所述固定座配合设置;
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用于限制所述电热丝与所述防风罩之间的位置和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火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火机组件还包括隔热垫圈;
所述隔热垫圈设置在所述电热丝与所述支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火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垫圈包括第一卡接通孔,所述电热丝穿过所述第一卡接通孔,且与所述第一卡接通孔的内壁紧密卡接;
所述支架包括第二卡接通孔,所述隔热垫圈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卡接通孔,且所述隔热垫圈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二卡接通孔的内壁紧密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庆,安凯,田卓,艾康,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极蜂天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