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叶背供光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596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13
一种植物叶背供光灯板,涉及植物种植技术领域,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列的定植孔,每列定植孔设置有一组电源线,所述电源线包括第一走线、第二走线和第三走线。本发明专利技术每个定植孔对应一棵植株,多个LED元件在定植孔周围均匀分布,使每棵植株都可以得到均匀的底部给光,以开发叶片底面的光合作用能力,提高植株的整体光合作用效率,达到增产的目的;多个定植孔在基板上呈阵列状分布,并且优化了基板上第一走线、第二走线、第三走线等为LED元件供电的线路结构和线路宽度,避免交叉、绕线、跳线,尽量减小供电线路的长度、保证足够的宽度以减小电阻,确保载流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叶背供光灯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植物叶背供光灯板。
技术介绍
光照与作物的生长有密切的关系。最大限度的捕捉光能,充分挖掘植物光合作用的潜力,将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效益。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的推动,普遍采用全人工光植物生产系统,如植物工厂,周年生产花卉、瓜果、蔬菜等。当前的全人工光植物生产系统,一般只会从顶部供光,并采用栽培槽叠加构成多层立体高密度的种植模式,处于植株冠层下部的叶片由于受到顶部叶片和周围植株的遮挡,光照强度不足,导致出现光合速率降低、叶片发育不良等问题。现有的供光措施并不能完全发掘植物的光合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方案中顶部补光不能完全开发植株整体光合作用能力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植物叶背供光灯板。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植物叶背供光灯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列的定植孔,每列定植孔设置有一组电源线,所述电源线包括第一走线、第二走线和第三走线;所述第一走线包括第一电极连接点和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点上的第一对称线,所述第一对称线包括多组关于同一列多个定植孔的圆心连接线对称分布的第一半球线,每组所述第一半球线包围一个所述定植孔;所述第二走线包括第二电极连接点和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点上的第二对称线,所述第二对称线包括多组关于同一列多个定植孔的圆心连接线对称分布的第二半球线,每组所述第二半球线包围对应的所述第一半球线;所述第三走线包括第三电极连接点和连接在所述第三电极连接点上的一组第三对称线,所述第三对称线包括多组关于同一列多个定植孔的圆心连接线对称分布的第三半球线,每组所述第三半球线包围对应的所述第二半球线;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点和第三电极连接点位于每列定植孔的同侧,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点位于每列定植孔的另一侧;每个所述定植孔周围的第一半球线和第二半球线之间、第二半球线和第三半球线之间连接有多个并联的LED元件。优选地,每个定植孔周围的多个所述LED元件分为内、外两个给光单元,且分别围绕所述定植孔呈环形均匀分布。优选地,所述基板为双层PCB电路板,包括对应于所述LED元件一侧的正面和与所述正面相对的反面;所述反面设置有第一电源走线,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点为和所述第一电源走线电连接的导通孔,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点和第三电极连接点分别连接有第二电源走线、第三电源走线,所述第二、三电源走线设置在所述正面上。优选地,所述基板为单层PCB电路板,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点连接到所述第三电极连接点;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点和第三电极连接点分别连接有第二电源走线、第三电源走线。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电源走线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走线的宽度。优选地,所述基板的表面均设置有绝缘防水层。优选地,所述第一对称线远离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点的两条支路的末端互相电连接。优选地,所述基板还设置有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顶部还设置有散射装置,所述散射装置包括动力装置、主动齿轮、导光齿轮、传动齿轮;所述保护外壳在对应所述定植孔的位置上设置有套管,所述导光齿轮转动连接在所述套管上,同一列定植孔上相邻的导光齿轮互相啮合,相邻的两列定植孔上导光齿轮通过所述传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动力装置设置在所述保护外壳上,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所述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一个所述导光齿轮啮合;所述导光齿轮上设置有多个大小不等的用于散射光线的凹透镜。优选地,所述保护外壳底部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和保护外壳之间、所述保护外壳和LED元件之间均设置有导热胶。优选地,所述基板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定植孔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的侧壁为上大下小的喇叭状且设置有多个通气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每个定植孔对应一棵植株,多个LED元件在定植孔周围均匀分布,使每棵植株叶背都可以均匀受光,以开发叶片背面的光合作用能力,同时解决了高密度种植中植株下部叶片光照强度不足的问题,提高植株的整体光合作用效率,达到增产的目的;2、多个定植孔在基板上呈阵列状分布,并且优化了基板上第一走线、第二走线、第三走线等为LED元件供电的线路结构和线路宽度,避免交叉、绕线、跳线,尽量减小供电线路的长度、保证足够的宽度以减小电阻,确保载流能力;3、根据对LED元件的不同控制方式,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案;4、还设置有散射装置,使LED元件发出的光线在近距离下散射程度、光照强度均匀性更高;5、基板在对应定植孔的位置上设置有凹槽,增大了基板底部散热空间,同时在栽培槽的高度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了植株整体相对于基板的高度,进而降低了每一层的层间距,提高了有限空间内可容纳的层数,最终提高了总体产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走线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走线示意图Ⅰ。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走线示意图Ⅱ。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三个实施例的走线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三维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散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三维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导光齿轮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四个实施例的剖面图。附图标记:1-基板,11-定植孔,111-套管,12-正面,121-第二电源走线,122-第三电源走线,13-反面,131-第一电源走线,14-凹槽,2-第一走线,21-第一电极连接点,22-第一对称线,221-第一半球线,3-第二走线,31-第二电极连接点,32-第二对称线,321-第二半球线,4-第三走线,41-第三电极连接点,42-第三对称线,421-第三半球线,5-LED元件,6-散射装置,61-动力装置,62-主动齿轮,63-导光齿轮,631-凹透镜,64-传动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一种植物叶背供光灯板,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上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列的定植孔11,每列定植孔11设置有一组电源线,所述电源线包括第一走线2、第二走线3和第三走线4;所述第一走线2包括第一电极连接点21和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点21上的第一对称线22,所述第一对称线22包括多组关于同一列多个定植孔11的圆心连接线对称分布的第一半球线221,每组所述第一半球线221包围一个所述定植孔11;所述第二走线3包括第二电极连接点31和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点31上的第二对称线32,所述第二对称线32包括多组关于同一列多个定植孔11的圆心连接线对称分布的第二半球线321,每组所述第二半球线321包围对应的所述第一半球线221;所述第三走线4包括第三电极连接点41和连接在所述第三电极连接点41上的一组第三对称线42,所述第三对称线42包括多组关于同一列多个定植孔11的圆心连接线对称分布的第三半球线421,每组所述第三半球线421包围对应的所述第二半球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叶背供光灯板,包括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上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列的定植孔(11),每列定植孔(11)设置有一组电源线,所述电源线包括第一走线(2)、第二走线(3)和第三走线(4);/n所述第一走线(2)包括第一电极连接点(21)和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点(21)上的第一对称线(22),所述第一对称线(22)包括多组关于同一列多个定植孔(11)的圆心连接线对称分布的第一半球线(221),每组所述第一半球线(221)包围一个所述定植孔(11);/n所述第二走线(3)包括第二电极连接点(31)和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点(31)上的第二对称线(32),所述第二对称线(32)包括多组关于同一列多个定植孔(11)的圆心连接线对称分布的第二半球线(321),每组所述第二半球线(321)包围对应的所述第一半球线(221);/n所述第三走线(4)包括第三电极连接点(41)和连接在所述第三电极连接点(41)上的一组第三对称线(42),所述第三对称线(42)包括多组关于同一列多个定植孔(11)的圆心连接线对称分布的第三半球线(421),每组所述第三半球线(421)包围对应的所述第二半球线(321);/n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点(21)和第三电极连接点(41)位于每列定植孔(11)的同侧,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点(31)位于每列定植孔(11)的另一侧;/n每个所述定植孔(11)周围的第一半球线(221)和第二半球线(321)之间、第二半球线(321)和第三半球线(421)之间连接有多个并联的LED元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叶背供光灯板,包括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上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列的定植孔(11),每列定植孔(11)设置有一组电源线,所述电源线包括第一走线(2)、第二走线(3)和第三走线(4);
所述第一走线(2)包括第一电极连接点(21)和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点(21)上的第一对称线(22),所述第一对称线(22)包括多组关于同一列多个定植孔(11)的圆心连接线对称分布的第一半球线(221),每组所述第一半球线(221)包围一个所述定植孔(11);
所述第二走线(3)包括第二电极连接点(31)和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点(31)上的第二对称线(32),所述第二对称线(32)包括多组关于同一列多个定植孔(11)的圆心连接线对称分布的第二半球线(321),每组所述第二半球线(321)包围对应的所述第一半球线(221);
所述第三走线(4)包括第三电极连接点(41)和连接在所述第三电极连接点(41)上的一组第三对称线(42),所述第三对称线(42)包括多组关于同一列多个定植孔(11)的圆心连接线对称分布的第三半球线(421),每组所述第三半球线(421)包围对应的所述第二半球线(321);
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点(21)和第三电极连接点(41)位于每列定植孔(11)的同侧,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点(31)位于每列定植孔(11)的另一侧;
每个所述定植孔(11)周围的第一半球线(221)和第二半球线(321)之间、第二半球线(321)和第三半球线(421)之间连接有多个并联的LED元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叶背供光灯板,其特征在于:每个定植孔(11)周围的多个所述LED元件(5)分为内、外两个给光单元,且分别围绕所述定植孔(11)呈环形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叶背供光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为双层PCB电路板,包括对应于所述LED元件(5)一侧的正面(12)和与所述正面(12)相对的反面(13);所述反面(13)设置有第一电源走线(131),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点(21)为和所述第一电源走线(131)电连接的导通孔,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点(31)和第三电极连接点(41)分别连接有第二电源走线(1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秋红王芳马伟杨其长彭宏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