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支架高度调整光通量的台灯及其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583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支架高度调整光通量的台灯,包括底座,底座的上方的一侧设有高度调节支架,高度调节支架的上端设有灯头;灯头的内部设有超声波发射器、超声波接收器、主控制器、光源驱动器和光源,底座的内部配置有降压器,其中,主控制器和光源驱动器分别与降压器连接,超声波发射器和超声波接收器分别与主控制器连接,光源驱动器与光源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检测支架高度调整光通量的台灯的实现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根据灯头高度来调整光源的光通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根据高度自动调节亮度的问题,降低了台灯使用的能耗;本发明专利技术被照射面的亮度均匀,可以缓解使用者的用眼疲劳,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

A table lamp for detecting height adjustment luminous flux of bracket and its realiz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支架高度调整光通量的台灯及其实现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台灯
,具体涉及一种检测支架高度调整光通量的台灯及其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身体健康的重视,人们对台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光是要调节其支架高度,更需要在改变高度时,其亮度也随之改变,使之在桌面的相对亮度恒定不变,同时达到减少桌面拥挤的状态。而目前市面上的台灯大多只能调节其高度,不可随之自动调节其亮度,致使其照射在桌面的亮度值不能保持一个相对稳定值;或者只可调节其亮度,而不能改变其支架高度。故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1、LED驱动电流一致,不能单独调节部分LED亮度。2、不同高度,被照射面的亮度不均匀,不能随着高度的不同,自动调整其照射面的亮度,进而调整台灯的输出光通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支架高度调整光通量的台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检测支架高度调整光通量的台灯,具有可以根据灯头高度来调整光源的光通量的特点。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支架高度调整光通量的台灯的实现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检测支架高度调整光通量的台灯,包括底座,底座的上方的一侧设有高度调节支架,高度调节支架的上端设有灯头;在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灯头的内部设有超声波发射器、超声波接收器、主控制器、光源驱动器和光源,底座的内部配置有降压器,其中,主控制器和光源驱动器分别与降压器连接,超声波发射器和超声波接收器分别与主控制器连接,光源驱动器与光源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高度调节支架包括上管、旋钮和下管,其中,下管设置在底座的上方,上管嵌入在下管的内部,且与下管滑动连接,下管的上端啮合有旋钮,旋钮的端部与上管的外壁抵触。在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下管与底座之间以及灯头与上管之间分别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所述的检测支架高度调整光通量的台灯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需要进行高度调节时,拧松旋钮,调节上管使灯头移动至需要的位置,然后拧紧旋钮对上管的进行固定,从而对灯头的位置进行固定;(二)、或者,通过调节下管与底座之间的夹角或灯头与上管之间的夹角,实现灯头高度或角度的调节;(三)、当灯头调整至某一高度时,主控制器检测灯头与照射面之间的高度;(四)、根据灯头与照射面之间的高度来调整光源的光通量。在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步骤(三)中,检测灯头与照射面之间高度的方法采用往返时间检测法;在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步骤(三)中的计算公式为:H=T*V/2,其中,H为灯头距离照射面的高度,T为超声波发射器发射信号到超声波接收器接受信号的时间差,V为331.4+0.607*Tc,Tc为环境温度;在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步骤(四)中,调整光通量的方法采用PWM调光的方法;在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PWM调光的方法为:(a)、根据光通量与照度关系:(b)、根据上面公式得出(c)、根据上面公式得出(d)、根据上面公式得出(e)、根据上面公式得出光通量和PWM成正比的关系,得出高度H1时的PWM占空比为PWM(H1)=H12/Hmax2;在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方法(a)中,E为照度,为光通量,S为单位面积;在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方法(b)中,为台灯PWM输出100%时的最大光通量,为高度H1时的光通量,Es为角度的单位面积的照度,S1、S2为角度的单位面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可以根据灯头高度来调整光源的光通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根据高度自动调节亮度的问题,降低了台灯使用的能耗;2、本专利技术被照射面的亮度均匀,可以缓解使用者的用眼疲劳,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元器件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公式关系的示意图;图中:1、底座;2、高度调节支架;21、上管;22、旋钮;23、下管;3、灯头;4、降压器;5、超声波发射器;6、超声波接收器;7、主控制器;8、光源驱动器;9、光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检测支架高度调整光通量的台灯,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方的一侧设有高度调节支架2,高度调节支架2的上端设有灯头3;灯头3的内部设有超声波发射器5、超声波接收器6、主控制器7、光源驱动器8和光源9,底座1的内部配置有降压器4,其中,主控制器7和光源驱动器8分别与降压器4连接,超声波发射器5和超声波接收器6分别与主控制器7连接,光源驱动器8与光源9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所述的检测支架高度调整光通量的台灯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需要进行高度调节时,拧松旋钮22,调节上管21使灯头3移动至需要的位置,然后拧紧旋钮22对上管21的进行固定,从而对灯头3的位置进行固定;(二)、或者,通过调节下管23与底座1之间的夹角或灯头3与上管21之间的夹角,实现灯头3高度或角度的调节;(三)、当灯头3调整至某一高度时,主控制器7检测灯头3与照射面之间的高度;(四)、根据灯头3与照射面之间的高度来调整光源9的光通量。在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步骤(三)中,检测灯头3与照射面之间高度的方法采用往返时间检测法;在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步骤(三)中的计算公式为:H=T*V/2,其中,H为灯头3距离照射面的高度,T为超声波发射器5发射信号到超声波接收器6接受信号的时间差,V为331.4+0.607*Tc,Tc为环境温度;在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步骤(四)中,调整光通量的方法采用PWM调光的方法;在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PWM调光的方法为:(a)、根据光通量与照度关系:(b)、根据上面公式得出(c)、根据上面公式得出(d)、根据上面公式得出(e)、根据上面公式得出光通量和PWM成正比的关系,得出高度H1时的PWM占空比为PWM(H1)=H12/Hmax2;在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方法(a)中,E为照度,为光通量,S为单位面积;在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方法(b)中,为台灯PWM输出100%时的最大光通量,为高度H1时的光通量,Es为角度的单位面积的照度,S1、S2为角度的单位面积。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高度调节支架2包括上管21、旋钮22和下管23,其中,下管23设置在底座1的上方,上管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支架高度调整光通量的台灯,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的上方的一侧设有高度调节支架(2),高度调节支架(2)的上端设有灯头(3);/n灯头(3)的内部设有超声波发射器(5)、超声波接收器(6)、主控制器(7)、光源驱动器(8)和光源(9),底座(1)的内部配置有降压器(4),其中,主控制器(7)和光源驱动器(8)分别与降压器(4)连接,超声波发射器(5)和超声波接收器(6)分别与主控制器(7)连接,光源驱动器(8)与光源(9)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支架高度调整光通量的台灯,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的上方的一侧设有高度调节支架(2),高度调节支架(2)的上端设有灯头(3);
灯头(3)的内部设有超声波发射器(5)、超声波接收器(6)、主控制器(7)、光源驱动器(8)和光源(9),底座(1)的内部配置有降压器(4),其中,主控制器(7)和光源驱动器(8)分别与降压器(4)连接,超声波发射器(5)和超声波接收器(6)分别与主控制器(7)连接,光源驱动器(8)与光源(9)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支架高度调整光通量的台灯,其特征在于:高度调节支架(2)包括上管(21)、旋钮(22)和下管(23),其中,下管(23)设置在底座(1)的上方,上管(21)嵌入在下管(23)的内部,且与下管(23)滑动连接,下管(23)的上端啮合有旋钮(22),旋钮(22)的端部与上管(21)的外壁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测支架高度调整光通量的台灯,其特征在于:下管(23)与底座(1)之间以及灯头(3)与上管(21)之间分别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支架高度调整光通量的台灯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需要进行高度调节时,拧松旋钮(22),调节上管(21)使灯头(3)移动至需要的位置,然后拧紧旋钮(22)对上管(21)的进行固定,从而对灯头(3)的位置进行固定;
(二)、或者,通过调节下管(23)与底座(1)之间的夹角或灯头(3)与上管(21)之间的夹角,实现灯头(3)高度或角度的调节;
(三)、当灯头(3)调整至某一高度时,主控制器(7)检测灯头(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彬强邹校炜佘猷美周朝阳李正甲
申请(专利权)人:横店集团得邦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