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除累积误差的正反向转动变单向转动齿轮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载分接开关
,具体涉及一种消除累积误差的正反向转动变单向转动齿轮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有载分接开关中,因结构需求基本上都是正、反转切换的,切换开关的各触头系统之间在正、反两个切换方向都得保证有足够的熄弧时间;当切换容量小,需要的过渡触头数量不多时,还能满足这个熄弧时间;当切换容量大,需要的过渡触头数量多时,就很难满足这个熄弧时间,即使满足都没有多少余量,一旦机械尺寸误差过大,就会导致各触头系统之间的熄弧时间达不到要求,有可能导致分接开关短路,分接开关一旦短路就会对分接开关烧损,分接开关烧损情况轻微时也会对变压器造成损伤,严重时会导致变压器烧损,造成重大损失。如果将切换开关的传动变为单向传动,这样就只需要保证一个方向各触头系统之间的熄弧时间,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现有的单向传动多为带传动或链传动,不适用于有载分接开关,电机传动每次传动都有可能有一定的误差,由于是单向传动,此误差无法消除,会随着传动的次数越多,误差会累积得越大。如果将单向传动方式运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除累积误差的正反向转动变单向转动齿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5)、拨槽件(1)、槽轮(6)、齿轮一(7)、齿轮二(10)、储能系统(18)、齿轮三(23)、单向传动系统;在安装板(5)上竖向安装有轴承座一(4)、轴承座一(11)、轴承座二(12);所述拨槽件(1)可转动的安装轴承座一(4)上且其顶部中央与电动机构连接;在拨槽件(1)外侧底部均匀的设有多根竖向轴杆一(3);所述槽轮(6)通过其底部的轮轴可转动的插接在轴承座二(11)内,槽轮(6)外侧径向的设有多条与轴杆一(3)相配合的槽口;拨槽件(1)转动带动轴杆一(3)依次进出槽轮(6)上对应的槽口,拨动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除累积误差的正反向转动变单向转动齿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5)、拨槽件(1)、槽轮(6)、齿轮一(7)、齿轮二(10)、储能系统(18)、齿轮三(23)、单向传动系统;在安装板(5)上竖向安装有轴承座一(4)、轴承座一(11)、轴承座二(12);所述拨槽件(1)可转动的安装轴承座一(4)上且其顶部中央与电动机构连接;在拨槽件(1)外侧底部均匀的设有多根竖向轴杆一(3);所述槽轮(6)通过其底部的轮轴可转动的插接在轴承座二(11)内,槽轮(6)外侧径向的设有多条与轴杆一(3)相配合的槽口;拨槽件(1)转动带动轴杆一(3)依次进出槽轮(6)上对应的槽口,拨动槽轮(6)并使其转动,拨槽件(1)与槽轮(6)配合消除电动机构传递误差;所述齿轮一(7)、齿轮二(10)由上自下分别固定在槽轮底部的轮轴上并可随槽轮转动;所述储能系统(18)安装在安装板(5)上;所述齿轮三(23)可转动的安装在储能系统(18)上并与储能系统(18)偏心轮连接;所述单向传动系统安装在轴承座三(12)上并将齿轮一(7)或齿轮二(10)传递的力矩单向传递给齿轮三(23),再由齿轮三(23)传递给储能系统(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消除累积误差的正反向转动变单向转动齿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传动系统包括输出轴(13)、单向齿轮一(16)、单向齿轮二(19)、轴承座四(21)、齿轮四(25)、轴杆二(27)、扭力弹簧一(28)、轴杆三(29)、轴杆四(30)、扭力弹簧二(31)、齿轮五(32);所述输出轴(13)可转动的安装在轴承座三(12)上;所述单向齿轮一(16)可转动的安装在输出轴(13)上,在单向齿轮一(16)内孔处设有卡槽一;所述轴承座四(21)可转动的安装在输出轴(13)上;所述单向齿轮二(19)套设在输出轴(13)中部并通过铆钉(20)与轴承座四(21)连为一体,在单向齿轮二(19)内孔处设有卡槽二;单向齿轮二(19)与齿轮一(7)互相啮合;所述齿轮四(25)通过销杆三(33)与输出轴(13)连接成一个整体并可转动的安装在轴承座(12)上,齿轮四(25)与齿轮三(23)互相啮合并与齿轮三(23)配合将力矩传递给储能系统(18);所述轴杆三(29)竖向设置在输出轴(13)上朝向单向齿轮一(16)卡槽一及单向齿轮二(19)卡槽二的位置;所述轴杆二(27)一端对应于单向齿轮二(19)套设在轴杆三(29)上,另一端能以轴杆三(29)为轴顺时针转动并卡设在单向齿轮二(19)的卡槽二内;所述扭力弹簧一(28)套设在轴杆三(29)上,扭力弹簧一(28)两支出端中的一端安装在输出轴(13)上,另一端安装在轴杆二(27)上,始终给轴杆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述波,谭永禄,宋焘,倪国宇,吴选霞,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长征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