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速箱电机混动系统总成和混动车辆
本申请属于车辆传动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变速箱电机混动系统总成和混动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混动结构根据总布置环境不同,结构形式不一,各主机厂对混动传动结构布置选择不一致,市场上主流的混动结构有P1、P2、P3、P4等传动结构。不同的结构,对动力性、效率都有较大影响,对变速器总成设计、集成控制难度影响也不一致。尽管现在的混动变速器达到了他们的预期目的,但是,站在效率、响应性、平稳性和改进组装(主要是减小尺寸、重量)等立场上,对呈现出改进混动性能的形式和改进变速器结构的需要实质上是不变的。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多挡变速器+P2.5混动总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速箱电机混动系统总成的新技术方案。哪句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变速箱电机混动系统总成,包括:同轴向依次排列的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第三行星齿轮组,第四行星齿轮组;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与第四行星齿轮的太阳齿轮连续互连,第一行星齿轮组的齿圈与第二行星齿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速箱电机混动系统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n同轴向依次排列的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第三行星齿轮组,第四行星齿轮组;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与第四行星齿轮的太阳齿轮连续互连,第一行星齿轮组的齿圈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连续互连,第三行星齿轮的齿圈与第四行星齿轮的行星齿轮架连续互连;/n输入轴,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架连续互连;/n电机,位于第一行星齿轮组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外侧;转子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齿圈、第三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连续地互连;/n输出差速器,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架连续互连;/n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第四离合器和第五离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箱电机混动系统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同轴向依次排列的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第三行星齿轮组,第四行星齿轮组;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与第四行星齿轮的太阳齿轮连续互连,第一行星齿轮组的齿圈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连续互连,第三行星齿轮的齿圈与第四行星齿轮的行星齿轮架连续互连;
输入轴,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架连续互连;
电机,位于第一行星齿轮组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外侧;转子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齿圈、第三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连续地互连;
输出差速器,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架连续互连;
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第四离合器和第五离合器;在电机单独工作时,至少两个的组合形式选择性地可接合成输入轴与输出差速器之间建立至少两种前进速比;发动机工作或者发动机与电机同时工作时,至少三个的组合形式选择性地可接合成输入轴与输出差速器之间建立至少八种前进速比和至少一种倒挡速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电机混动系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器位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背离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一侧;所述第一离合器被配置为控制第一、第四行星齿轮的太阳齿轮的固定或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电机混动系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离合器位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齿圈的外周;所述第二离合器被配置为控制第四行星齿轮的齿圈的固定或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电机混动系统总成,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擎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