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煤电站真空泵多级冷却水系统及冷却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6512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燃煤电站真空泵多级冷却水系统及冷却方法,它包括真空泵本体(1)、气水分离器(2)两个主体设备,前置冷却器(3)、一级换热器(4)、二级换热器(5)共三级冷却装置,凝结水(7)、闭式循环水结构(8)、开式循环水(9)、空调冷冻水(10)共四级冷却水源。所述的四级冷却水源中凝结水(7)注入前置冷却器(3),剩余温度相对较高的冷却水源注入一级换热器(4),温度相对较低的冷却水源注入二级换热器(5)。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真空泵在部分工况冷却效率不高导致的出力不足、汽蚀、停机等安全问题的缺点,具有使真空泵冷却水温在不同季节、不同温度、不同工况下实现多级、高效调节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煤电站真空泵多级冷却水系统及冷却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能源、化工技术研究的
,更加具体来说一种燃煤电站真空泵多级冷却水系统及冷却方法。
技术介绍
液环真空泵主要用于真空的形成过程,由于其具有接近等温压缩、对粉尘不敏感、吸入气体可以夹带液体或大量水蒸气的优点,其在电力、化工、造纸等行业领域应用广泛。具体于电力行业,真空泵主要用于建立以及维持冷凝器真空。液环泵在运行时,由于机械能的释放,抽入气体的凝结放热导致工作液温度不断上升,从而致使泵体内发生汽蚀,液环泵的性能降低甚至关键部件损坏。因此,在液环泵运行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冷却工作液,以维持真空泵工作温度。用来冷却工作液的液体通常称为冷却液或冷却水。大部分电厂采用开式循环水或者闭式循环水结构作为真空泵冷却水源。然而在夏季工况,气温升高将导致上述两路冷却水温度同步升高,部分电厂冷却液无法满足真空泵冷却需求,从而导致了真空泵汽蚀甚至电厂停机等严重运行事故。因此,根据环境温度变化提供多级冷却水源,研究多级可调的真空泵冷却水系统和方法已成为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燃煤电站真空泵多级冷却水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施的:一种燃煤电站真空泵多级冷却水系统,它包括真空泵本体、气水分离器、前置冷却器、一级冷却器、二级冷却器、气水混合物、排气、回流工作液、凝结水结构、闭式循环水结构、开式循环水结构、空调冷冻水结构、凝结水回水结构、闭式循环水回水结构、开式循环水回水结构、空调冷冻水回水结构和阀门;所述的真空泵本体上设置有气液入口、气液出气口和工作液回水口;所述的气水分离器上设置有气水入口、气体出口、工作液出口和溢流口;所述的前置冷却器上设置有气水入口、气水出口、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所述的一级冷却器上设置有工作液入口、工作液出口、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所述的二级冷却器上设置有工作液入口、工作液出口、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所述前置冷却器上设置的气水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真空泵本体上设置的气液入口相连接;所述真空泵本体上设置的气液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气水分离器的气水入口相连接;所述的气水分离器的工作液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一级冷却器的工作液入口相连接;所述的一级冷却器的工作液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二级冷却器的工作液入口相连接,所述二级冷却器的工作液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真空泵本体的工作液回水口相连接;所述的凝结水结构、闭式循环水结构、开式循环水结构、空调冷冻水结构、凝结水回水结构、闭式循环水回水结构、开式循环水回水结构和空调冷冻水回水结构的管道上均设置有阀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前置冷却器的冷却液入口上外接有凝结水结构,所述的冷却液出口外接有凝结水回水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一级冷却器和二级冷却器的冷却水入口均设置有三路冷却水源,分别为闭式循环水结构、开式循环水和空调冷冻水;且冷却水出口设置有相对应的闭式循环水结构回水结构、开式循环水回水结构和空调冷冻水回水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燃煤电站真空泵多级冷却水系统的冷却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施的:一种燃煤电站真空泵多级冷却水系统的冷却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①、待处理的高温气水混合物首先通过所述的气水入口进入前置冷却器内,所述的前置冷却器一侧设置的凝结水结构,所述的凝结水结构喷出凝结水通过冷却液入口进入前置冷却器内与高温的气水混合物进行喷淋换热,换热后气水混合物继续从冷却器顶部的出气口进入至真空泵本体中,换热气水混合物形成的液体从冷却器底部的冷却液出口排至凝结水回水结构中;②、步骤①处理后的气水混合物通过真空泵气水入口进入真空泵本体(1)进行压缩抽吸;随后通过气水入口进入所述的气水分离器中,在所述的气水分离器内完成气液分离后气体通过气水分离器顶部的排气口排出,一部分液体作为工作液通过气水分离器底部的工作液出口排出入至所述的一级换热器中,另一部分液体通过气水分离器侧面的溢流口排出;③、步骤②处理后的回流工作液进入一级换热器后,根据现场环境需求,与一级换热器上设置的闭式循环水结构或开式循环水结构或空调冷冻水结构内喷出的工作液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回流工作液随后从所述的工作液出口排出,并从所述的工作液入口进入至二级换热器中;④、步骤③处理后的回流工作液进入至二级换热器后,根据现场环境需求,与设置在所述的二级换热器上设置的闭式循环水结构或开式循环水结构或空调冷冻水结构喷出的工作液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回流工作液通过所述的工作液出口排入所述的工作液回水口中,并最终回流至真空泵。⑤、循环步骤①至步骤④的过程直至达到真空泵本体换热要求。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③中;进入一级换热器的冷却水源的温度高于在步骤④中进入二级换热器的冷却水源。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一级换热器和二级换热器可采用板式换热器或采用管式换热器。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设置有前置冷却器、一级换热器和二级换热器共三级冷却设备,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灵活配置,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推广性。2、本专利技术中的三级冷却设备中,前置冷却器可降低抽汽温度,减少其含水量,降低真空泵吸入热量并提升真空泵抽干空气能力。3、本专利技术配置有凝结水、闭式循环水结构、开式循环水和空调冷冻水共四级冷却水源,且四级冷却水源的温度由从15-35℃不等,可根据不同季节、环境温度、运行条件以及冷却目标进行合理调配。4、本专利技术在一级换热器中使用温度相对较高的冷却水源,在二级换热器中使用温度相对较低的冷却水源,此设置最大程度降低了系统换热端差,提升了总体换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常规燃煤电站真空泵多级冷却水系统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工作液温度与工作液循环流量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换热量与工作液循环流量的示意图。图中:真空泵本体1、真空泵气水入口1.1、气水出气口1.2、工作液回水口1.3、气水分离器2、气水分离器气水入口2.1、气体出口2.2、工作液出口2.3、溢流口2.4、前置冷却器3、前置冷却器气水入口3.1、气水出口3.2、冷却液入口3.3、却器冷却液出口3.4、一级冷却器4、一级冷却器工作液入口4.1、工作液出口4.2、冷却液入口4.3、冷却液出口4.4、二级冷却器5、二级冷却器工作液入口5.1、工作液出口5.2、冷却液入口5.3、冷却液出口5.4、气水混合物6、排气6.1、回流工作液6.2、凝结水7、闭式循环水结构8、开式循环水9、空调冷冻水10、凝结水回水11、闭式循环水结构回水12、开式循环水回水13、空调冷冻水回水14、阀门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参照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燃煤电站真空泵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煤电站真空泵多级冷却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真空泵本体(1)、气水分离器(2)、前置冷却器(3)、一级冷却器(4)、二级冷却器(5)、气水混合物(6)、排气(6.1)、回流工作液(6.2)、凝结水结构(7)、闭式循环水结构(8)、开式循环水结构(9)、空调冷冻水结构(10)、凝结水回水结构(11)、闭式循环水回水结构(12)、开式循环水回水结构(13)、空调冷冻水回水结构(14)和阀门(15);/n所述的真空泵本体(1)上设置有气液入口(1.1)、气液出气口(1.2)和工作液回水口(1.3);所述的气水分离器(2)上设置有气水入口(2.1)、气体出口(2.2)、工作液出口(2.3)和溢流口(2.4);所述的前置冷却器(3)上设置有设置有气水入口(3.1)、气水出口(3.2)、冷却液入口(3.3)和冷却液出口(3.4);所述的一级冷却器(4)上设置有工作液入口(4.1)、工作液出口(4.2)、冷却液入口(4.3)和冷却液出口(4.4);所述的二级冷却器(5)上设置有工作液入口(5.1)、工作液出口(5.2)、冷却液入口(5.3)和冷却液出口(5.4);/n所述前置冷却器(3)上设置的气水出口(3.2)通过管道与所述真空泵本体(1)上设置的气液入口(1.1)相连接;所述真空泵本体(1)上设置的气液出口(1.2)通过管道与所述气水分离器(2)的气水入口(2.1)相连接;所述的气水分离器(2)的工作液出口(2.3)通过管道与所述一级冷却器(4)的工作液入口(4.1)相连接;所述的一级冷却器(4)的工作液出口(4.2)通过管道与所述二级冷却器(5)的工作液入口(5.1)相连接,所述二级冷却器(5)的工作液出口(5.2)通过管道与所述真空泵本体(1)的工作液回水口(1.3)相连接;/n所述的凝结水结构(7)、闭式循环水结构(8)、开式循环水结构(9)、空调冷冻水结构(10)、凝结水回水结构(11)、闭式循环水回水结构(12)、开式循环水回水结构(13)和空调冷冻水回水结构(14)的管道上均设置有阀门(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煤电站真空泵多级冷却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真空泵本体(1)、气水分离器(2)、前置冷却器(3)、一级冷却器(4)、二级冷却器(5)、气水混合物(6)、排气(6.1)、回流工作液(6.2)、凝结水结构(7)、闭式循环水结构(8)、开式循环水结构(9)、空调冷冻水结构(10)、凝结水回水结构(11)、闭式循环水回水结构(12)、开式循环水回水结构(13)、空调冷冻水回水结构(14)和阀门(15);
所述的真空泵本体(1)上设置有气液入口(1.1)、气液出气口(1.2)和工作液回水口(1.3);所述的气水分离器(2)上设置有气水入口(2.1)、气体出口(2.2)、工作液出口(2.3)和溢流口(2.4);所述的前置冷却器(3)上设置有设置有气水入口(3.1)、气水出口(3.2)、冷却液入口(3.3)和冷却液出口(3.4);所述的一级冷却器(4)上设置有工作液入口(4.1)、工作液出口(4.2)、冷却液入口(4.3)和冷却液出口(4.4);所述的二级冷却器(5)上设置有工作液入口(5.1)、工作液出口(5.2)、冷却液入口(5.3)和冷却液出口(5.4);
所述前置冷却器(3)上设置的气水出口(3.2)通过管道与所述真空泵本体(1)上设置的气液入口(1.1)相连接;所述真空泵本体(1)上设置的气液出口(1.2)通过管道与所述气水分离器(2)的气水入口(2.1)相连接;所述的气水分离器(2)的工作液出口(2.3)通过管道与所述一级冷却器(4)的工作液入口(4.1)相连接;所述的一级冷却器(4)的工作液出口(4.2)通过管道与所述二级冷却器(5)的工作液入口(5.1)相连接,所述二级冷却器(5)的工作液出口(5.2)通过管道与所述真空泵本体(1)的工作液回水口(1.3)相连接;
所述的凝结水结构(7)、闭式循环水结构(8)、开式循环水结构(9)、空调冷冻水结构(10)、凝结水回水结构(11)、闭式循环水回水结构(12)、开式循环水回水结构(13)和空调冷冻水回水结构(14)的管道上均设置有阀门(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煤电站真空泵多级冷却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置冷却器(3)的冷却液入口(3.3)上外接有凝结水结构(7),所述的冷却液出口(3.4)外接有凝结水回水结构(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燃煤电站真空泵多级冷却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冷却器(4)和二级冷却器(5)的冷却水入口均设置有三路冷却水源,分别为闭式循环水结构(8)、开式循环水(9)和空调冷冻水(10);且冷却水出口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本闵山山许婷赵瑞娥张黎仇晓龙张春琳祝培旺李宽宽李萱李志远王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