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蠕动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5082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蠕动泵包括壳体、端盖、转架与至少两组滚轮组,每一滚轮组包括至少两个滚轮,垂直于滚轮的回转轴线的平面为第一投影面,连接每一滚轮组的每一滚轮投影的圆心的弧线为第一圆弧,每一滚轮组的滚轮于第一圆弧均匀布置;蠕动泵还包括输入管、输出管与多根输送管,输送管位于壳体内且数量不少于两根,输送管沿滚轮的回转轴线均匀布置,输送管的数量对应于每一滚轮组的滚轮的数量。每一滚轮组的滚轮于第一圆弧均匀布置,从而使每一滚轮组的滚轮相互错开,进而在单根输送管出现脉冲流的情况下,通过不同软输送管的脉冲流叠加而保证流体的流量平稳,保证蠕动泵的工作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蠕动泵
本专利技术属于蠕动泵
,具体涉及一种蠕动泵。
技术介绍
目前,蠕动泵利用具有回弹力的软管,在管外通过转动件的转动以带动滚轮转动而相继施加多个行进着的压力,以使之形成向前行进的封闭段而输送软管之中的流体。泵送过程中流体不会接触管道以外泵体的任何机件或其它物体,具有明显的隔离性和安全性。现有的蠕动泵在泵送过程中会产生流体的脉冲流,影响蠕动泵的工作稳定性,公知的一个解决方法为沿泵内转动件的转动方向增加滚轮数量,如:沿转动件的转动方向的滚轮数量从4个增加为16个。然而,该解决方法导致软管同一位置在一个转动周期内被挤压摩擦的次数增加,从而减少软管的使用寿命。同时,公知的另一解决方法为与蠕动泵的壳体外并联多个电机,不同电机的转轴的转动角度不同以抑制脉冲流,但是,该方法导致蠕动泵的生产成本较高,且令蠕动泵的体积较大,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保证工作稳定性且降低成本的蠕动泵。为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蠕动泵包括壳体与端盖,端盖可拆卸地装配于壳体,蠕动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蠕动泵,其包括壳体与端盖,所述端盖可拆卸地装配于所述壳体,其特征在于:/n所述蠕动泵还包括转架与至少两组滚轮组,每一所述滚轮组包括至少两个滚轮,所述滚轮组装配于转架;/n垂直于所述滚轮的回转轴线的平面为第一投影面,平行于所述滚轮的回转轴线的投影方向为第一投影方向,每一所述滚轮组的每一滚轮沿所述第一投影方向于第一投影面的滚轮投影为圆形,于第一投影面连接每一所述滚轮组的每一滚轮投影的圆心的弧线为第一圆弧,所述第一圆弧与所述转架为同轴布置,每一所述滚轮组的滚轮于第一圆弧均匀布置;/n所述蠕动泵还包括输入管、输出管与输送管,所述输入管与所述输出管分别穿过所述壳体,所述输送管位于所述壳体内且数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蠕动泵,其包括壳体与端盖,所述端盖可拆卸地装配于所述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蠕动泵还包括转架与至少两组滚轮组,每一所述滚轮组包括至少两个滚轮,所述滚轮组装配于转架;
垂直于所述滚轮的回转轴线的平面为第一投影面,平行于所述滚轮的回转轴线的投影方向为第一投影方向,每一所述滚轮组的每一滚轮沿所述第一投影方向于第一投影面的滚轮投影为圆形,于第一投影面连接每一所述滚轮组的每一滚轮投影的圆心的弧线为第一圆弧,所述第一圆弧与所述转架为同轴布置,每一所述滚轮组的滚轮于第一圆弧均匀布置;
所述蠕动泵还包括输入管、输出管与输送管,所述输入管与所述输出管分别穿过所述壳体,所述输送管位于所述壳体内且数量不少于两根,所述输送管沿所述滚轮的回转轴线均匀布置,每根所述输送管的一端连接有所述输入管,另一端连接有所述输出管,所述输送管的数量对应于每一所述滚轮组的所述滚轮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蠕动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轮组的数量为四组,每一所述滚轮组的滚轮为四个,所述转架为圆柱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蠕动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架的外壁设置有定位装置,每一所述滚轮均装配于所述定位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蠕动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第三定位板、第四定位板与第五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三定位板、所述第四定位板与所述第五定位板沿所述转架的回转轴线依次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蠕动泵,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捷挺于美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洁源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