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葛文星专利>正文

一种叶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500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风叶设计领域,公开了一种叶片,包括芯轴和片体,所述片体环芯轴周向均布且片体尾边端部与芯轴固定连接,所述片体的其他三个边部至少其中一个的正面或者反面设有副叶片,所述副叶片形状为其所对应的片体部位的等距面;所述副叶片的两端与芯轴或者片体通过支架连接,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减速叶片,副叶片设置于片体背风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改善叶片的受力情况,在迎风面正面设置可以提高叶片的正向受力面面积和瞬时风速,提供正向推力,有助于使其在微风弱风情况的也可以正常转动工作;在迎风面背面设置时候,可以起到增大阻力的效果,从而稳定风叶,降低风速。

A kind of lea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叶片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叶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叶片。
技术介绍
风叶是风力发电系统常用的部件,现有的风叶多由多个叶片环芯轴设置,由叶片受力转动带动芯轴转动,进而做功发电;通常为了更好的受力,叶片通常设计为曲面弧形。由于发电系统的载荷通常比较大,现有叶片的结构的迎风面在风大的时候可以转动,但是在微风情况下,其不转动,造成设备闲置,不能有效利用资源。此外,现有结构的风叶受到风力越大,其转速越快,当超过一定转速后,反而需要进行限速,否则会对发电系统及传动系统造成破坏。现在风力发电系统通常采用安装限速机构来进行限速,通常为电磁刹车系统。但是在风速不均匀的时候,风叶转速不均的时候,限速机构启动频繁,损耗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叶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叶片,包括芯轴和片体,所述片体环芯轴周向均布且片体尾边端部与芯轴固定连接,所述片体的其他三个边部至少其中一个的正面或者反面设有副叶片,所述副叶片形状为其所对应的片体部位的等距面;所述副叶片的两端与芯轴或者片体通过支架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指的片体的其他三个边部指片体旋转方向上的前边及后边,以及位于片体外轮廓上的一边。优选的,所述等距面即副叶片在片体上或/和片体边缘外延的设计曲面上的正投影所对应的形状。优选的,所述副叶片径向方向靠近芯轴一端与芯轴固定连接,副叶片径向方向另一端通过支架与对应的片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副叶片两端通过支架与对应的片体固定连接,具体的,应用时候根据副叶片长度,在副叶片和片体中部也可以设置支架用来支撑固定。优选的,所述副叶片设置于片体径向方向上远离芯轴一端,副叶片周向两端通过支架与对应的片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架为折叠支架。本申请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在片体边缘设置等距的副叶片,副叶片和片体之间形成狭道效应,也就是副叶片和片体之间所形成的通道内风速会增加,压力变大。副叶片设置于片体正面也就是迎风面的时候,在微风弱风时候可以增大通道风速以及增大迎风面,形成正向推力,从而可以使微风发电系统在更低的风速情况下启动;副叶片设置于片体反面也就是背风面的时候,在风流通过的时候会形成反向推力,使风叶转速降低,从而起到降速、稳定系统的效果。副叶片和其所对应的片体设计曲面上的正投影形状轮廓相同,可以避免因流体学轨迹不同形成湍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改善叶片的受力情况,在迎风面正面设置可以提高叶片的正向受力面面积和瞬时风速,提供正向推力,有助于使其在微风弱风情况的也可以正常转动工作;在迎风面背面设置时候,可以起到增大阻力的效果,从而稳定风叶,降低风速,并且可以结合现有技术的打开折叠机构,实现在风速较大不稳定的时候控制打开进行减速,风速小的时候折叠贴到片体背面上,避免影响风速。2、适应性广,可以进一步适用于水力发电系统或者螺旋推动系统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叶片,包括芯轴1和片体2,所述片体2环芯轴1周向均布且片体尾端与芯轴1固定连接,所述片体2的头端边设有副叶片3,所述副叶片3形状为其所对应的片体部位的等距面;所述副叶片的两端与片体通过支架4固定连接。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一种叶片,包括芯轴1和片体2,所述片体2环芯轴1周向均布且片体尾端与芯轴1固定连接,所述片体2的其中一个侧边设有副叶片3,所述副叶片3形状为其所对应的片体部位的等距面;所述副叶片的两端与片体通过支架4固定连接。实施例3在本实施例中,支架为电动折叠支架。采用电动折叠支架的主要作用是在需要的时候使副叶片打开,与片体之间形成通道,不需要的时候使副叶片与片体之间形成折叠状,减少阻力。图4展示了其中一种形式的电动支架的结构,具体的,两个支架4的底部和顶部分别与片体和副叶片3转动铰接,所述片体上位于支架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置一个定滑轮5,芯轴1内设置有正反转电机6,其转轴上设有线轮7,线轮上设有卷线,卷线两头出线,其中一头出线端头通过一个定滑轮与副叶片固定连接,另外一头出线端头通过另外一个定滑轮与副叶片固定连接,所述片体上设置使卷线拉动副叶片升起来时候使支架限位竖直的限位块8,支架上部设有副叶片升起来时候使副叶片保持平行的定位块9。正反转电机可以通过蓄电池供电,蓄电池可以通过无线感应充电,感应充电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详细描述。因为片体、芯轴、副叶片均为同步转动,正反转电机设置于芯轴内,其与副叶片之间属于相对静止。实施例4如图5所示,一种叶片,包括芯轴1和片体2,所述片体2环芯轴1周向均布且片体尾端与芯轴1固定连接,所述片体2的头端边设有副叶片3,所述等距面即副叶片3在片体上或/和片体边缘外延的设计曲面上的正投影所对应的形状.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叶片,包括芯轴和片体,所述片体环芯轴周向均布且片体尾边端部与芯轴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的其他三个边部至少其中一个的正面或者反面设有副叶片,所述副叶片形状为其所对应的片体部位的等距面;所述副叶片的两端与芯轴或者片体通过支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片,包括芯轴和片体,所述片体环芯轴周向均布且片体尾边端部与芯轴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的其他三个边部至少其中一个的正面或者反面设有副叶片,所述副叶片形状为其所对应的片体部位的等距面;所述副叶片的两端与芯轴或者片体通过支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等距面即副叶片在片体上或/和片体边缘外延的设计曲面上的正投影所对应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叶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文星赵志强高俊李树宏邓小光蒋国涛刘书雨
申请(专利权)人:葛文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