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发电效率的风力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6500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发电效率的风力发电装置,包括:旋转体,其包括上侧板、下侧板、叶片,所述叶片配备于所述上侧板与下侧板之间,且沿上侧板与下侧板的外侧部相互隔开地配备多个;增速器,其一侧与所述上侧板的中央部结合,配备得接受传递所述旋转体的旋转力,且沿所述上侧板与下侧板之间空间侧方向配置;及发电体,其与所述增速器的另一侧连接,包括与增速器的输出轴连接并旋转的旋转外壳、在所述旋转外壳内部固定安装于旋转外壳的转子、在所述旋转外壳内部与所述转子相互隔开既定间隔配备的定子,且配备得借助于转子和定子而产生电;所述增速器及发电体配备于由所述上侧板、下侧板及叶片包围的旋转体内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高发电效率的风力发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利用风力实现发电且构成得提高发电效率的风力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诸如石油、煤炭的资源逐渐枯竭,正在开发无需诸如石油、煤炭的资源而是利用环保能源的发电方法。就利用自然资源中的风力实现发电的风力发电装置而言,大部分通过附加其他装置而提高发电效率,但如韩国授权专利第10-1146117号所示,主要使用附加太阳能板的方式。但是,太阳能在晚上无法实现发电,因而依然需要开发一种附加了可以通过太阳能之外的方法而使风力发电装置的旋转体本身持续旋转的装置的风力发电装置。另外,迫切需要通过对风力发电装置的开发,提高风力发电装置的效率,使得可以通过改善风力发电装置的旋转体结构,即使在与以往相同大小的风力发电装置中,也增大旋转体大小,提高发电效率,而风力发电装置本身大小可以保持不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发电效率的风力发电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在不持续刮风的环境下也能够始终发电的风力发电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提高发电效率的风力发电装置,包括:旋转体,其包括上侧板、下侧板、叶片,所述叶片配备于所述上侧板与下侧板之间,且沿上侧板与下侧板的外侧部相互隔开地配备多个;增速器,其一侧与所述上侧板的中央部结合,配备成接收传递所述旋转体的旋转力,且沿所述上侧板与下侧板之间空间侧方向配置;及发电体,其与所述增速器的另一侧连接,包括与增速器的输出轴连接并旋转的旋转外壳、在所述旋转外壳内部固定安装于旋转外壳的转子、在所述旋转外壳内部与所述转子相互隔开预定间隔配备的定子,且配备成借助于转子和定子而产生电;所述增速器及发电体配备在由所述上侧板、下侧板及叶片包围的旋转体内部空间。另外,还包括:旋转力发生单元,其一侧与空气压缩机连接,另一侧与所述旋转体连接,且配备成从空气压缩机接收供应压缩空气而产生旋转力并向所述旋转体传递。此时,所述旋转力发生单元包括:空气外壳,其一侧形成有配备成从空气压缩机向内部空间接受供应压缩空气的空气流入部,另一侧形成有空气排出孔,以便流入内部空间的压缩空气排出到外部;空气叶片,其配备于所述空气外壳内部,安装成随着压缩空气供应到空气外壳内部而在空气外壳内部旋转;延长轴,其一端部与所述空气旋转体的中心轴一体形成或结合,贯通所述空气外壳而向外部延长形成的另一端部与所述旋转体连接。另外,所述上侧板与下侧板由不锈钢材料构成,所述叶片由铝材料构成。而且,所述叶片配备于所述上侧板与下侧板之间,且在所述上侧板与下侧板内侧方向端部形成有内侧折弯部。另外,所述旋转体还包括:支撑杆,其一端与所述上侧板固定结合,另一端与所述下侧板固定结合,在所述上侧板与下侧板之间,沿上下垂直方向安装。另外,所述支撑杆由不锈钢材料构成。另外,就所述旋转体而言,所述下侧板以在中央部形成有贯通孔的环形状的板配备,且在所述贯通孔的中央部还包括旋转引导单元,所述旋转引导单元包括:轴承,其供所述发电体的固定轴或连接到固定轴的下侧的支柱部的外周部插入;保护垫,其包围所述轴承上部、下部及外侧部地配备;连接框架,其一侧与所述保护垫连接,另一侧与所述下侧板内周部连接,使所述下侧板与所述保护垫固定结合。另外,所述发电体的旋转外壳由铝材料构成。本专利技术的提高发电效率的风力发电装置由于旋转体以包括铝材料的方式构成,因而提高旋转体的旋转效率,而且,构成得通过增速器而使旋转体的旋转力增大并传递给发电体,因而具有能够提高发电效率的效果。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提高发电效率的风力发电装置还包括空气供应单元而构成,因而即使在不持续刮风的环境下,通过空气供应单元向旋转体供应压缩空气,从而构成得使旋转体可以旋转,因而使得能够始终发电,具有使得可以稳定地供应电力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提高发电效率的风力发电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提高发电效率的风力发电装置中省略旋转体的叶片而示出的主视图。图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提高发电效率的风力发电装置的旋转体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提高发电效率的风力发电装置中的旋转体的叶片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提高发电效率的风力发电装置的发电体的剖面图。图6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提高发电效率的风力发电装置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旋转体110:上侧板120:下侧板130:叶片131:内侧折弯部140:支撑棒150:旋转引导单元151:轴承152:保护垫153:连接框架200:增速器300:发电体310:旋转外壳320:钢板330:转子340:固定轴350:定子400:旋转力发生单元具体实施方式如上所述的包括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在内的具体事项,包含于以下记载的实施例及附图中。参照后面与附图一同详细描述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特征以及达成其的方法将更加清楚。在整个说明书中,当提到某部分“包括”或“具备”某构成要素时,只要没有特别相反的记载,这并非排除其他构成要素,而是意味着还可以包括或具备其他构成要素。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首先,在对各图的构成要素赋予附图标记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即使示出于不同的图上,也尽可能使得具有相同的标记。另外,在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方面,在判断认为对相关公知构成或功能的具体说明可能混淆本专利技术的要旨时,省略其详细说明。图1中示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提高发电效率的风力发电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提高发电效率的风力发电装置中省略旋转体的叶片而示出的主视图,图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提高发电效率的风力发电装置的旋转体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提高发电效率的风力发电装置中的旋转体的叶片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提高发电效率的风力发电装置的发电体的剖面图,图6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提高发电效率的风力发电装置的立体图。例如参照图1及图2,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提高发电效率的风力发电装置大体包括旋转体100、增速器200、发电体300、电力存储单元(图中未示出)、及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首先,旋转体100构成为基本借助风力而旋转,进一步地借助于后述旋转力发生单元400而旋转,包括上侧板110、下侧板120、及多个叶片130。这里,上侧板110构成旋转体100的上部主体,下侧板120构成旋转体100的下部主体,上侧板110和下侧板120为了确保耐腐蚀性及确保刚性,包括不锈钢材料而被构成。上侧板110作为旋转体100的上部主体,由圆板形状构成,在中心部安装有后述增速器200,另外,优选地上侧板110在中心部与外侧部之间空间形成有多个贯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发电效率的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旋转体,所述旋转体包括上侧板、下侧板和叶片,所述叶片配备于所述上侧板与下侧板之间,且沿上侧板与下侧板的外侧部相互隔开地配备多个;/n增速器,所述增速器的一侧与所述上侧板的中央部结合,配备成接收传递所述旋转体的旋转力,且沿所述上侧板与下侧板之间的空间侧方向配置;以及/n发电体,所述发电体与所述增速器的另一侧连接,包括与增速器的输出轴连接并旋转的旋转外壳、在所述旋转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于旋转外壳的转子、和在所述旋转外壳的内部与所述转子相互隔开预定间隔配备的定子,且配备成通过转子和定子而产生电能,/n所述增速器及发电体配备在由所述上侧板、下侧板及叶片包围的旋转体的内部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29 KR 10-2019-00501161.一种提高发电效率的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旋转体,所述旋转体包括上侧板、下侧板和叶片,所述叶片配备于所述上侧板与下侧板之间,且沿上侧板与下侧板的外侧部相互隔开地配备多个;
增速器,所述增速器的一侧与所述上侧板的中央部结合,配备成接收传递所述旋转体的旋转力,且沿所述上侧板与下侧板之间的空间侧方向配置;以及
发电体,所述发电体与所述增速器的另一侧连接,包括与增速器的输出轴连接并旋转的旋转外壳、在所述旋转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于旋转外壳的转子、和在所述旋转外壳的内部与所述转子相互隔开预定间隔配备的定子,且配备成通过转子和定子而产生电能,
所述增速器及发电体配备在由所述上侧板、下侧板及叶片包围的旋转体的内部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发电效率的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旋转力发生单元,所述旋转力发生单元的一侧与空气压缩机连接,另一侧与所述旋转体连接,且配备成从空气压缩机接收提供的压缩空气而产生旋转力并向所述旋转体传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发电效率的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力发生单元包括:
空气外壳,所述空气外壳的一侧形成有配备成从空气压缩机向内部空间接收提供的压缩空气的空气流入部,另一侧形成有空气排出孔,以便流入内部空间的压缩空气排出到外部;
空气叶片,所述空气叶片配备在所述空气外壳内部,安装成随着压缩空气供应至空气外壳内部而在空气外壳内部旋转;以及
延长轴,所述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宰旭薛桑六
申请(专利权)人:太阳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