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温器、节温器控制方法及发动机冷却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节温器、节温器控制方法及发动机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节温器是控制发动机冷却液流通路径的阀门,大多安装于发动机出水管路。根据冷却液流动范围的不同,可以将冷却液流通路径分为大循环路径和小循环路径,其中,包括散热器的流通路径称为大循环路径,适用于冷却液温度较高的工况;不包括散热器,而是包括机油冷却器或暖风芯体的流通路径称为小循环路径,适用于冷却液温度较低的工况。现有技术中的电子式节温器,内部封装有精致石蜡,利用石蜡在不同温度下会发生体积变化的特点带动阀门动作,进而实现对冷却液流通路径的控制。进一步的,电子式节温器内部还设置有电加热器,通过电加热器对石蜡进行加热,以提高石蜡的形变速度。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尽管现有技术中的电子式节温器设置有电加热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冷却液流通路径的控制效率,但其带动阀门动作的关键依然是依靠石蜡的形变实现的,而石蜡形变总会有时间延迟,依然无法实现对冷却液流通路径的实时控制。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活塞、活塞连杆、电控驱动机构及控制器,其中,/n所述本体设置有内腔、与发动机出水口相连的冷却液入口、与小循环路径入口相连的冷却液第一出口以及与大循环路径入口相连的冷却液第二出口,且所述冷却液入口、所述冷却液第一出口以及所述冷却液第二出口均与所述内腔相连通;/n所述电控驱动机构与所述活塞连杆的一端相连,所述活塞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塞相连;/n所述活塞设置于所述内腔内部,能够在所述电控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在所述内腔内移动;/n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控驱动机构相连,用于按预设规则确定所述活塞的目标活塞位置,并通过所述电控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活塞移动至所述目标活塞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活塞、活塞连杆、电控驱动机构及控制器,其中,
所述本体设置有内腔、与发动机出水口相连的冷却液入口、与小循环路径入口相连的冷却液第一出口以及与大循环路径入口相连的冷却液第二出口,且所述冷却液入口、所述冷却液第一出口以及所述冷却液第二出口均与所述内腔相连通;
所述电控驱动机构与所述活塞连杆的一端相连,所述活塞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塞相连;
所述活塞设置于所述内腔内部,能够在所述电控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在所述内腔内移动;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控驱动机构相连,用于按预设规则确定所述活塞的目标活塞位置,并通过所述电控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活塞移动至所述目标活塞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温器,其特征在于,还至少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第三温度传感器,其中,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发动机出水口冷却液温度;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发动机排气歧管冷却液温度;
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散热器冷却液温度。
3.一种节温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节温器,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发动机出水口冷却液温度;
根据所述发动机出水口冷却液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的大小关系,确定目标冷却液循环路径;
根据预设的冷却液循环路径与活塞位置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冷却液循环路径对应的目标活塞位置;
驱动所述活塞移动至所述目标活塞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温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发动机出水口冷却液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所述确定目标冷却液循环路径,包括:
确定暖机循环路径为目标冷却液循环路径,其中,所述暖机循环路径为所述小循环路径和所述大循环路径全部关闭时对应的冷却液循环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温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发动机出水口冷却液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所述确定目标冷却液循环路径,包括:
确定所述小循环路径为目标冷却液循环路径;
所述确定与所述目标冷却液循环路径对应的目标活塞位置,包括:
根据预设的发动机出水口冷却液温度与所述冷却液入口开度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小循环路径对应的目标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哲,李凯,张静旭,柳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