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琦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尾气自处理预警排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6488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尾气自处理预警排放装置,包括第一排气管、第二排气管以及污气暂储舱,第一排气管与第二排气管相通,且两者之间设置有三组第一支流管,所述第一支流管包括尾气处理部和气体检测器,第二排气管一端通向外界,另一端还通向污气暂储舱,污气暂储舱与所述第二排气管连通处活动设置有舱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尾气分流从而更有效的将其内的有害物质转化,并可将未达到排放标准的尾气暂时引入污气暂储舱,以免污染空气,同时循环利用处理后的尾气中所产生的液化水,对各个管道进行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尾气自处理预警排放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尾气排放
,特别是一种汽车尾气自处理预警排放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代文明,汽车已经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在汽车产业高速发展、汽车产量和保有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汽车也带来了大气污染,即汽车尾气污染,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物以及其他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的其他一些固体颗粒。现有的尾气处理装置利用催化剂的作用,使尾气得到净化,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随着其使用的时间逐渐变长,其尾气处理的效果逐渐减低,需要定期进行检测、保养及维修,但在未发现故障前,往往会有部分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给环境添加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尾气排放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其中的一个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尾气自处理预警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排气管(100),其与第二排气管(200)相通,且两者之间沿周向并列设置有三组第一支流管(101),所述第一支流管(101)包括尾气处理部(101a)和气体检测器(101b);/n第二排气管(200),其一端通向外界,另一端还通向污气暂储舱(300);以及,/n污气暂储舱(300),其与所述第二排气管(200)连通处活动设置有舱门(3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尾气自处理预警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排气管(100),其与第二排气管(200)相通,且两者之间沿周向并列设置有三组第一支流管(101),所述第一支流管(101)包括尾气处理部(101a)和气体检测器(101b);
第二排气管(200),其一端通向外界,另一端还通向污气暂储舱(300);以及,
污气暂储舱(300),其与所述第二排气管(200)连通处活动设置有舱门(3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气自处理预警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管(100)与三组所述第一支流管(101)通过第一三通管(102)连接相通,所述第一三通管(102)内设置有分流盘(103),所述分流盘(103)包括以转轴(103a)为中心环形阵列的三组分流板(103b),其中,所述分流板(103b)与所述第一三通管(102)侧壁倾斜,所述分流板(103b)的外缘通过贴于所述第一三通管(102)圆弧内壁的第一隔板(103c)进行围合连接,且所述第一隔板(103c)具有缺口段(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尾气自处理预警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三组所述第一支流管(101)通过第二三通管(104)与所述第二排气管(200)连接相通,且所述第二三通管(104)两侧分别通向所述第二排气管(200)和所述污气暂储舱(300),所述舱门(301)通过固定于所述第二三通管(104)侧壁上的伸缩杆(302)覆于所述污气暂储舱(300)舱口处或所述第二排气管(200)的管口处,所述舱门(301)两侧外沿均设置有橡胶垫圈(30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气自处理预警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三组所述第一支流管(101)还通过第二支流管(105)分别通向所述污气暂储舱(3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琦李明禄张旭严
申请(专利权)人:袁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