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软弱围岩隧道全断面边界超前管棚
本专利技术属于管棚
,具体涉及一种极软弱围岩隧道全断面边界超前管棚。
技术介绍
主要用于对于围岩变形及地表下沉有较严格限制要求的软弱破碎围岩隧道工程中,如软弱、沙砾地层和软岩、岩堆、破碎带地段,一般是沿地下工程断面的一部分或全部,以一定的间距环向布设,形成钢管棚护,管棚超前支护是为了在特殊条件下安全开挖,预先提供增强地层承载力的临时支护方法,梁拱效应:先行施工的管棚以掌子面前方围岩支撑和后方围岩支撑为支点,形成一个梁式结构,二者形成环绕隧洞轮廓的壳状结构,可有效抑制围岩松动和垮塌,加固效应:注浆浆液经管壁孔压入围岩裂隙中,使松散岩体胶结、固结,从而改善了软弱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增强了围岩的自承受能力,达到了加固管棚周边围岩的目的,环槽效应:掌子面爆产生的爆炸冲击波传播和爆生气体扩展遇管棚密集环形孔槽后被反射、吸收或绕射,大大降低了反向拉伸波所造成的围岩破坏程度和扰动范围,确保施工安全:管棚支护刚度较大,施工时如再次发生塌方,塌渣也是落在管棚上部岩渣上,起到缓冲作用。即使管棚失稳,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软弱围岩隧道全断面边界超前管棚,包括管棚主体(5)和基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棚主体(5)建设在基层(3)的外侧,且所述管棚主体(5)上插设有棚管(1),所述管棚主体(5)的内侧位于基层(3)的内壁上横向插设有加强导管(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软弱围岩隧道全断面边界超前管棚,包括管棚主体(5)和基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棚主体(5)建设在基层(3)的外侧,且所述管棚主体(5)上插设有棚管(1),所述管棚主体(5)的内侧位于基层(3)的内壁上横向插设有加强导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软弱围岩隧道全断面边界超前管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棚管(1)上位于管棚主体(5)的前表面连接装设有连箍(2),所述连箍(2)的两端转动装设有保臂(7),所述保臂(7)上旋设有螺栓(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极软弱围岩隧道全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军,王亮明,林晓,蔡荣喜,王东旭,杨立云,熊晓晖,李行利,杨超,张晓晓,
申请(专利权)人:高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