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隧道初期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隧道初期支护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隧道初期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当前,传统的隧道初期支护结构是由锚杆、钢筋网、钢架和喷射混凝土组成的一种联合受力结构,该种初支结构虽然应用较大,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锚杆钻孔以及喷射混凝土引起的隧道内部巨大的粉尘污染严重损害了工人的心肺功能、隧道周边初始应力的释放引起的变形过大、隧道内部排水的凌乱性和不规整性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我国隧道初期支护结构的技术发展与进步,因此,传统的初支结构需要创新与改造,以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需求。因此,目前亟需寻求一种即能保证隧道开挖面的稳定、改善隧道施工环境,又能保证隧道内部规律排水并防止渗透破坏的新型隧道初期支护结构显得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隧道初期支护结构。这种新型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包括支护基础、连接型钢柱、钢拱架、钢板、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和快凝细石混凝土;所述的支护基础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连接型钢柱位于支护基础上,支护 ...
【技术保护点】
1.新型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护基础(1)、连接型钢柱(12)、钢拱架(2)、钢板(3)、微膨胀细石混凝土(4)和快凝细石混凝土(5);所述的支护基础(1)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连接型钢柱(12)位于支护基础(1)上,支护基础(1)靠近隧道轮廓线(19)的邻侧设置横向锚固筋(7)并锚固于隧道外地层中,支护基础(1)外侧面预留仰拱预留筋(10),支护基础(1)设有凹槽(16)用于放置集水管(6);所述的钢拱架(2)与连接型钢柱(12)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连接;所述的钢板(3)为轻薄直面钢板或波纹钢板,钢板(3)与钢拱架(2)之间以及钢板(3)单元之间均通过焊接方式 ...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护基础(1)、连接型钢柱(12)、钢拱架(2)、钢板(3)、微膨胀细石混凝土(4)和快凝细石混凝土(5);所述的支护基础(1)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连接型钢柱(12)位于支护基础(1)上,支护基础(1)靠近隧道轮廓线(19)的邻侧设置横向锚固筋(7)并锚固于隧道外地层中,支护基础(1)外侧面预留仰拱预留筋(10),支护基础(1)设有凹槽(16)用于放置集水管(6);所述的钢拱架(2)与连接型钢柱(12)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连接;所述的钢板(3)为轻薄直面钢板或波纹钢板,钢板(3)与钢拱架(2)之间以及钢板(3)单元之间均通过焊接方式连接,钢板(3)的搭接处以及钢板(3)底部与支护基础(1)之间进行密封处理,钢板(3)、钢拱架(2)和支护基础(1)之间形成不透水的半圆弧形结构,且钢板(3)上设置注浆口(15)和挂钩(11),挂钩(11)的长度大于钢拱架(2)的截面高度;所述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4)填充于钢板(3)外侧与隧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世润建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