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动力猫道的进出料机构及其动力猫道,属于油气钻采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动力猫道的进出料机构,包括轴系总成,所述轴系总成包括转轴,转轴上串联有多对凸轮,每对凸轮包括凸轮一和凸轮二,转轴连接的驱动装置可驱动转轴与凸轮转动;还包括多对翻板单元,每对翻板单元包括翻板单元一和翻板单元二,各个翻板单元压在对应的凸轮上;翻板单元一连接的连接座和翻板单元二连接的连接座分别位于轴系总成的两侧。驱动装置驱动转轴转动使凸轮一顶起翻板单元一翻动时,所有的翻板单元一同步翻动;驱动装置驱动转轴转动使凸轮二顶起翻板单元二翻动时,所有的翻板单元二同步翻动,能够用于翻转钻具,稳定可靠,同步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动力猫道的进出料机构及其动力猫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动力猫道的进出料机构及其动力猫道,属于油气钻采设备
技术介绍
动力猫道是用于油气钻采设备
的输送设备,其可以将猫道主体两侧的排架(支腿)上的钻具向钻台面输送,也可以将钻台面上的钻具输送排列至猫道主体两侧的排架(支腿)上;如中国专利CN201520866530.4,一种动力猫道;中国专利CN201420525189.1,一种油缸起升式陆地动力猫道;中国专利CN201420660266.4,一种齿轮齿条式钻机动力猫道。动力猫道的进出料机构,是用于将钻具从猫道主体两侧的排架上翻转到猫道主体中间的V型钻具支撑梁上的翻转机构;或者,是用于将猫道主体中间的V型钻具支撑梁上的钻具翻转到两侧排架上的翻转机构。通过动力猫道的进出料机构的动作,动力猫道方可进一步的将钻具输送至钻台面;或者,进一步的将钻具排列至猫道主体两侧的排架上。动力猫道的V型钻具支撑梁和底座(或排架)上通常都装配有进出料机构。V型钻具支撑梁上装配的进出料机构以下称为第一进出料机构;在V型钻具支撑梁的两侧,底座(或排架)上装配的进出料机构以下称为第二进出料机构。当需要将排架上的钻具翻转到V型钻具支撑梁上时,此时可采用第二进出料机构将钻具翻转到V型钻具支撑梁上;当需要将V型钻具支撑梁上的钻具翻转到排架上时,此时,先采用第一进出料机构将钻具翻转到第二进出料机构上,再采用第二进出料机构将钻具翻转到排架上。动力猫道的进出料机构的结构形式有很多种,常见的进出料机构由2-3组推管机构组成,该进出料机构的动作需要各组推管机构同步动作,而每组推管机构又由单独的执行原件驱动,需要有控制系统来控制执行原件同步动作,这种进出料机构的结构较为复杂,且同步性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动力猫道的进出料机构及其动力猫道,本专利技术的进出料机构结构相对简单,稳定性和同步性更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动力猫道的进出料机构,包括轴系总成,所述轴系总成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上串联有多对凸轮,每对凸轮包括凸轮一和凸轮二,凸轮一与凸轮二之间具有相位差,且所有的凸轮一同相位,所有的凸轮二同相位,所述转轴装配于基座上,转轴连接的驱动装置可驱动转轴带动所有的凸轮绕转轴轴线转动;还包括多对翻板单元,翻板单元与凸轮的对数相等,每对翻板单元包括翻板单元一和翻板单元二,翻板单元一与凸轮一、以及翻板单元二与凸轮二呈一一对应关系,各个翻板单元压在对应的凸轮上;还包括连接座,所述翻板单元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座活动连接;其中,翻板单元一连接的连接座和翻板单元二连接的连接座分别位于轴系总成的两侧。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动力猫道的进出料机构时,由于凸轮一与凸轮二之间具有相位差,且所有的凸轮一同相位,所有的凸轮二同相位;翻板单元的一端与连接座活动连接,两者的活动连接处称为连接点(优选的,活动连接为铰接,此时,连接点为铰接点);而翻板单元一连接的连接座和翻板单元二连接的连接座分别位于轴系总成的两侧。当驱动装置驱动转轴转动使得凸轮一顶起对应的翻板单元一翻动时,所有的翻板单元一绕自身的连接点同步翻动;当驱动装置驱动转轴转动使得凸轮二顶起对应的翻板单元二翻动时,所有的翻板单元二绕自身的连接点同步翻动。可以看出,所有的翻板单元一能够在对应的凸轮一的作用下同步的翻动,所有的翻板单元二能够在对应的凸轮二的作用下同步的翻动,能够用于翻转钻具;本专利技术的动力猫道的进出料机构,相对现有技术的推管机构而言,结构更加简单,更加稳定可靠,同步性更高。可供选择的,所述翻板单元包括翻板,翻板的底部设有筋板,筋板底部装配有滚轮,翻板单元通过滚轮压在凸轮上,所述翻板单元与所述连接座的连接点设置在筋板上。即,翻板单元通过筋板与连接座活动连接;翻板单元通过滚轮压在凸轮上,使得滚轮与凸轮之间形成了滚动摩擦,使得凸轮能够更容易的将翻板单元顶起翻动,节约能源。优选的,所述筋板与连接座铰接。可供选择的,所述翻板呈平板状或V型板状。当翻板呈平板状时,本专利技术的进出料机构可以装配到动力猫道的底座上,可用于同步的将其上的钻具翻转出。当翻板呈V型板状时,本专利技术的进出料机构可以装配到动力猫道的V型钻具支撑梁上,可用于同步的将其上的钻具翻转出。进一步的,所述筋板和连接座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采用本设计时,有利于翻板单元的复位,也能够使得滚轮能够可靠的压在凸轮上,还能避免翻板单元出现跳动的情况。可供选择的,远离所述连接点的筋板端面为弧状面。本设计的目的在于,将本专利技术的进出料机构装配到动力猫道的底座上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其中一个钻具被排架(支腿)送至进出料机构上时,其他的钻具还需要排列在排架上,得益于筋板的弧状面的设计,使得翻板单元在翻转过程中,该弧状面与排架上的钻具是圆滑的接触的,避免/减少两者产生水平方向的分力,以避免/减少翻板单元受到的来自排架上的钻具的阻力,有利于翻板单元的翻动。可供选择的,所述凸轮包括轮轴部和轮凸部,翻板单元与所述凸轮接触,轮凸部用于顶起翻板单元。凸轮的轮轴部套装在转轴上,翻板单元未被凸轮顶起时,翻板单元压在凸轮的轮轴部上,转轴带动凸轮转动时,凸轮的轮凸部逐渐的顶起翻板单元,使得翻板单元翻动。一种动力猫道,采用上述的一种用于动力猫道的进出料机构。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动力猫道的进出料机构及其动力猫道,本专利技术的进出料机构具有相位差的成对的多对凸轮一、凸轮二,凸轮一、凸轮二上分别压有可在相反方向翻动的翻板单元一、翻板单元二;当驱动装置驱动转轴转动使得凸轮一顶起对应的翻板单元一翻动时,所有的翻板单元一绕自身的连接点同步翻动;当驱动装置驱动转轴转动使得凸轮二顶起对应的翻板单元二翻动时,所有的翻板单元二绕自身的连接点同步翻动;本专利技术的动力猫道的进出料机构,相对现有技术的推管机构而言,本专利技术的同步运动是刚性结构的同步运动,无需额外的控制系统来控制实现同步运动,本专利技术的进出料机构结构更加简单,更加稳定可靠,同步性更高。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进出料机构的动力猫道具有上述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轴系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进出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进出料机构的侧视图;图4是凸轮一顶起对应的翻板单元一时的结构示意图,隐藏了连接座;图5是凸轮一顶起对应的翻板单元一时的局部示意图,隐藏了连接座;图6是凸轮二顶起对应的翻板单元二时的结构示意图,隐藏了连接座;图7是凸轮二顶起对应的翻板单元二时的局部示意图,隐藏了连接座;图8是凸轮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凸轮的正视图;图10是翻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翻板单元的正视图,其中,翻板呈V型板状;图12是翻板单元的正视图,其中,翻板呈平板状;图13是翻板单元的筋板具有弧状面使用时的原理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动力猫道的进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轴系总成,所述轴系总成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上串联有多对凸轮,每对凸轮包括凸轮一和凸轮二,凸轮一与凸轮二之间具有相位差,且所有的凸轮一同相位,所有的凸轮二同相位,所述转轴装配于基座上,转轴连接的驱动装置可驱动转轴带动所有的凸轮绕转轴轴线转动;/n还包括多对翻板单元,翻板单元与凸轮的对数相等,每对翻板单元包括翻板单元一和翻板单元二,翻板单元一与凸轮一、以及翻板单元二与凸轮二呈一一对应关系,各个翻板单元压在对应的凸轮上;/n还包括连接座,所述翻板单元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座活动连接;其中,翻板单元一连接的连接座和翻板单元二连接的连接座分别位于轴系总成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动力猫道的进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轴系总成,所述轴系总成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上串联有多对凸轮,每对凸轮包括凸轮一和凸轮二,凸轮一与凸轮二之间具有相位差,且所有的凸轮一同相位,所有的凸轮二同相位,所述转轴装配于基座上,转轴连接的驱动装置可驱动转轴带动所有的凸轮绕转轴轴线转动;
还包括多对翻板单元,翻板单元与凸轮的对数相等,每对翻板单元包括翻板单元一和翻板单元二,翻板单元一与凸轮一、以及翻板单元二与凸轮二呈一一对应关系,各个翻板单元压在对应的凸轮上;
还包括连接座,所述翻板单元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座活动连接;其中,翻板单元一连接的连接座和翻板单元二连接的连接座分别位于轴系总成的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动力猫道的进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单元包括翻板,翻板的底部设有筋板,筋板底部装配有滚轮,翻板单元通过滚轮压在凸轮上,所述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国,田力,吕岩,罗锐,田雨,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