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井下管装置以及下管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6459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钻井工程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钻井下管装置以及下管方法,包括竖直设置的钻杆和竖直设置的管体,所述管体的顶端设有两个以上沿所述管体的轴向方向延伸的轴向插槽,每个所述轴向插槽的底部均设有沿所述管体的周向延伸的周向插槽,所述周向插槽与所述轴向插槽连通形成L型槽结构,所述钻杆的一端上固定设有所述轴向插槽的数量相同的插件,所述插件一一对应插设入所述轴向插槽后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后插入所述周向插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避免钻杆与管体通过螺纹连接时,由于管体和井壁的摩擦阻力较小时,反转钻杆,套管跟着钻杆一起旋转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钻井下管装置以及下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钻井工程辅助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钻井下管装置以及下管方法。
技术介绍
在钻孔施工中下套管作为钻井工程中一项常规作业,是指把大直径套管按照设计下放到裸眼井的预定深度的作业,是防止孔壁坍塌和冲洗液漏失等孔内事故的可靠而有效的措施。在下管过程中,常需要借助送管器辅助送管到指定位置,一般送管器是通过反扣螺纹相连接,将套管下到指定深度时,反转钻杆,完成脱开作业。但当下入套管根数较少,套管整体悬重较轻时,由于套管和井壁的摩擦阻力较小,反转钻杆时,套管跟着钻杆一起旋转,不易完成丢手脱开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钻井下管装置以及下管方法,解决了套管和井壁的摩擦阻力较小时,反转钻杆,套管跟着钻杆一起旋转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钻井下管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钻杆和竖直设置的管体,所述管体的顶端设有两个以上沿所述管体的轴向方向延伸的轴向插槽,每个所述轴向插槽的底部均设有沿所述管体的周向延伸的周向插槽,所述周向插槽与所述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钻井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钻杆(1)和竖直设置的管体(2),所述管体(2)的顶端设有两个以上沿所述管体(2)的轴向方向延伸的轴向插槽(3),每个所述轴向插槽(3)的底部均设有沿所述管体(2)的周向延伸的周向插槽(4),所述周向插槽(4)与所述轴向插槽(3)连通形成L型槽结构,所述周向插槽(4)均一一对应设在所述轴向插槽(3)的顺时针方向或均一一对应设在所述轴向插槽(3)的逆时针方向,所述钻杆(1)的一端上固定设有所述轴向插槽(3)的数量相同的插件(5),所述插件(5)一一对应插设入所述轴向插槽(3)后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后插入所述周向插槽(4)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井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钻杆(1)和竖直设置的管体(2),所述管体(2)的顶端设有两个以上沿所述管体(2)的轴向方向延伸的轴向插槽(3),每个所述轴向插槽(3)的底部均设有沿所述管体(2)的周向延伸的周向插槽(4),所述周向插槽(4)与所述轴向插槽(3)连通形成L型槽结构,所述周向插槽(4)均一一对应设在所述轴向插槽(3)的顺时针方向或均一一对应设在所述轴向插槽(3)的逆时针方向,所述钻杆(1)的一端上固定设有所述轴向插槽(3)的数量相同的插件(5),所述插件(5)一一对应插设入所述轴向插槽(3)后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后插入所述周向插槽(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井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插槽(4)的顶部设有向上延伸的限位槽(6),所述限位槽(6)与所述轴向插槽(3)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井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件(5)为竖直设置的插板,所述插板的一竖直侧面与所述钻杆(1)的底端外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钻井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顶部由远离所述钻杆(1)的一端至连接所述钻杆(1)的一端逐渐向上延伸,所述插板顶部远离所述钻杆(1)的一端上设有缺口(7),使得所述插板插入所述轴向插槽(3)和所述周向插槽(4)内的一端的顶部呈水平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钻井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插槽(3)和所述周向插槽(4)设在所述管体(2)的管壁上,且所述轴向插槽(3)和所述周向插槽(4)均贯穿所述管体(2)管壁的内外壁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志明郝晓圆乔晖文穆曼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水文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