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热尾水低温余热再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89202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热尾水低温余热再利用系统,包括水箱、软水设备和换热器,换热器包括壳体以及固定安装在壳体内部的换热件;壳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进水管和回水管的一端连通,进水管和回水管的另一端分别用于连通地热尾水;换热件的出水口通过供水管路一与水箱连通,其回水口通过供水管路二与软水设备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了地热尾水温度的充分利用,提升了供热系统二次侧整体温度,减少了对热源侧热量的需求,节能环保。节能环保。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热尾水低温余热再利用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供热
,具体涉及一种地热尾水低温余热再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清洁能源应用的普及,碳中和碳达峰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地热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能源领域的各个方面。地热能在以其清洁、环保的优势赢得市场的同时,如何梯级利用、高效利用也成为专业内重点关注的课题。
[0003]传统地热能梯级利用,主要是采用一级板式换热器加二级板式换热器加热提温的系统模式,力求将地热尾水的温度尽可能降低。但受制于系统用户侧(二次侧)负荷的波动,梯级利用后的尾水仍可能存在一定情况下温度过高的情况。此时,地热尾水不管是回灌至地下还是排放,都存在一定的热量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热尾水低温余热再利用系统,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地热尾水低温余热再利用系统,包括水箱、软水设备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壳体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换热件;所述壳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进水管和回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回水管的另一端分别用于连通地热尾水;所述换热件的出水口通过供水管路一与所述水箱连通,其回水口通过供水管路二与所述软水设备连通。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供热的过程中,地热尾水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方式送至换热器,换热后温度降低后的地热水重新回到地热尾水;同时,软水设备将水送至换热器换热,温度升高后的水送至水箱内储存以备后续使用;当需要用水箱内的水时,由于水箱内的水已经是温水,因此后续加热的效率更快,节约能耗。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了地热尾水温度的充分利用,提升了供热系统二次侧整体温度,减少了对热源侧热量的需求,节能环保。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9]进一步,所述进水管和/或所述回水管上固定安装有阀门一。
[00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有效控制进水管和/或回水管的通断,使用方便。
[0011]进一步,所述供水管路一和/或所述供水管路二靠近所述换热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阀门二。
[00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有效控制供水管路一和/或供水管路二的通断,使用方便。
[0013]进一步,所述阀门一和/或所述阀门二为电磁阀。
[00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智能化程度更高,使用更为方便。
[0015]进一步,所述供水管路一靠近所述水箱的一端和所述供水管路二靠近所述软水设备的一端通过备用管路连通,所述备用管路上固定安装有备用阀。
[00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地热水供热时,备用阀关闭,软水设备中的水经换热器换热后变为温水送至水箱内备用,提高后续水箱内水加热的效率,节约能耗;当换热器出现故障时,开启备用阀,软水设备直接给水箱供水,保证系统内的其他程序正常运行。
[0017]进一步,所述进水管和/或所述回水管和/或所述供水管路一和/或所述供水管路二靠近所述换热器一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压力表。
[00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压力表实时监测各个管路中的压力,安全可靠。
[0019]进一步,所述进水管和/或所述回水管和/或所述供水管路一和/或所述供水管路二靠近所述换热器一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00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各个管路中水的温度,且各个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通讯连接,以便实时监测管路的温度。
[0021]进一步,所述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
[002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换热效果较佳,充分回收地热的余热。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回收地热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中软水设备供水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6]1、水箱,2、软水设备,3、换热器,4、温度传感器,5、阀门一,6、阀门二,7、备用阀,8、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8]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地热尾水低温余热再利用系统,包括水箱1、软水设备2和换热器3,换热器3包括壳体以及固定安装在壳体内部的换热件,换热件与壳体一体成型,结构简单;壳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进水管和回水管的一端连通,进水管和回水管的另一端分别用于连通地热尾水;换热件的出水口通过供水管路一与水箱1连通,其回水口通过供水管路二与软水设备2连通。供热的过程中,地热尾水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方式例如在水管上设置水泵,将地热水送至换热器3,换热后温度降低后的地热水重新回到地热尾水;同时,软水设备2将水送至换热器3换热,温度升高后的水送至水箱1内储存以备后续使用;当需要用水箱1内的水时,由于水箱1内的水已经是温水,因此后续加热的效率更快,节约能耗。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了地热尾水温度的充分利
用,提升了供热系统二次侧整体温度,减少了对热源侧热量的需求,节能环保。
[0029]上述软水设备2与水箱1、换热器3之间水流动的动力采用的是现有技术,例如在软水设备内安装水泵,具体采用何种方式根据需求进行设计,此处不做限定。
[0030]实施例1
[0031]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进水管和/或回水管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阀门一5,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有效控制进水管和/或回水管的通断,使用方便。
[0032]进水管和回水管可以同时设置阀门一5,也可以单一设置阀门一5,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计。
[0033]实施例2
[0034]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供水管路一和/或供水管路二靠近换热器一端的位置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阀门二6。阀门一5和/或阀门二6为电磁阀。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有效控制供水管路一和/或供水管路二的通断,使用方便。
[0035]实施例3
[0036]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阀门一5和/或阀门二6为电磁阀,且分别与控制器连接,可以通过线路连接,也可以无线通讯连接;同时控制器启闭阀门一5和阀门二6,智能化程度更高,使用方便。
[0037]上述阀门一5和/或阀门二6也可以采用手动阀,此时需要人工手动操作,智能化程度低,使用不方便。
[0038]实施例4
[0039]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供水管路一靠近水箱1的一端和供水管路二靠近软水设备2的一端通过备用管路连通,备用管路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备用阀7。利用地热水供热时,备用阀7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热尾水低温余热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1)、软水设备(2)和换热器(3),所述换热器(3)包括壳体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换热件;所述壳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进水管和回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回水管的另一端分别用于连通地热尾水;所述换热件的出水口通过供水管路一与所述水箱连通,其回水口通过供水管路二与所述软水设备(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尾水低温余热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和/或所述回水管上固定安装有阀门一(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热尾水低温余热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路一和/或所述供水管路二靠近所述换热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阀门二(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热尾水低温余热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一(5)和/或所述阀门二(6)为电磁阀。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水文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