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隐藏式车门把手安装机构及车辆,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包括外板安装组件、底座组件和公差吸收组件;外板安装组件用于设于车门外板的内侧,且外板安装组件用于与车门外板一体设置;底座组件用于连接把手,底座组件通过外板安装组件卡接固定于指定的安装位置;公差吸收组件与底座组件固接,公差吸收组件设于车门外板加强板上的安装孔和螺栓之间,并用于吸收螺栓和安装孔之间的公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安装机构及车辆,无需进行位置的调节,有效保证底座组件以最小误差预固定在指定的安装位置,进而保证把手和车门外板之间的间隙、面差均匀;公差吸收组件吸收制造公差和连接误差,使底座组件有效固定在车门外板加强板上。
Installation mechanism of concealed door handle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隐藏式车门把手安装机构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隐藏式车门把手安装机构及包含该隐藏式车门把手安装机构的车辆。
技术介绍
汽车门把手用于将车门打开,为了美观和并减小风阻系数,部分汽车车门把手采用隐形式设计,即车门解锁,车门把手自动探出,供乘员开启车门用,随着车辆开始行驶,把手自动隐藏在车门内部,减小风阻,减少油耗,有利于节能减排,隐藏式车门把手也有保护把手,避免把手暴露在车门钣金外侧,避免受到烈日风雨等侵蚀的作用。把手强度要求把手安装在车门外板加强板上,外观美观性要求把手与把手周边的车门外板需间隙、面差均匀,这就要求把手总成在安装过程中实现可根据外观调整的安装方式。目前,把手底座一般通过螺栓直接连接在车门外板加强板的安装孔上,可通过把手安装孔达到调整把手与把手周边车门外板间隙的目的。但是,由于螺栓连接的方式存在相对较大的装配误差,且不能调整面差,因此不能保证把手与车门外板的面差均匀,且把手安装孔的调整量有限,极限状态下也很难做到保证把手与车门外板的间隙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隐藏式车门把手安装机构,旨在解决现有的隐藏式把手安装结构难以达到使把手和车门外板的间隙、面差均匀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隐藏式车门把手安装机构,包括:外板安装组件,用于设于所述车门外板的内侧,且所述外板安装组件用于与车门外板一体设置;底座组件,用于连接把手,所述底座组件通过所述外板安装组件卡接固定于指定的安装位置;以及公差吸收组件,所述公差吸收组件与所述底座组件固接,且所述公差吸收组件用于设于车门外板加强板上的安装孔和螺栓之间,所述公差吸收组件用于吸收所述螺栓和所述安装孔之间的公差,所述车门外板加强板固接于所述车门外板内侧。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外板安装组件包括用于与所述车门外板一体设置的外板卡接板,所述外板卡接板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外板卡接板用于环绕所述车门外板上的把手孔设置,所述外板卡接板上设有第一卡口,所述底座组件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卡口卡接固定的第一卡扣。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外板安装组件还包括用于与所述车门外板一体设置的外板限位板,所述外板限位板用于环绕所述把手孔设置,所述底座组件上设有用于套装于所述外板限位板外周的槽状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卡扣设于所述槽状定位结构内。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安装垫环,套设于所述外板限位板外周,所述安装垫环上设有用于使所述外板卡接板穿过的过孔;底座安装环,套装于所述安装垫环外周,所述底座安装环上设有所述第一卡扣,所述安装垫环和所述底座安装环配合形成所述槽状定位结构;以及底座,设于所述底座安装环内侧,所述底座与所述底座安装环卡接,所述底座还用于连接所述把手。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安装垫环上设有定位凹陷,所述底座安装环的外侧面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凹陷对应插接的定位凸筋。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底座安装环的内侧面上设有多个第二卡扣,多个所述第二卡扣环绕所述底座安装环设置,所述底座上设有多个用于与所述第二卡扣卡接的第二卡口。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底座安装环的内侧面上设有多个定位柱,多个所述定位柱环绕所述底座安装环设置,所述底座上设有多个用于与所述定位柱插接定位的定位孔。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公差吸收组件包括:底座连接环,一体设置于所述底座组件上,所述底座连接环的内环面上设有螺旋状凸起;卡扣式连接座,所述卡扣式连接座位于所述底座连接环的内侧,且所述卡扣式连接座与所述底座连接环卡接,所述卡扣式连接座用于插设于所述安装孔中;弹性卡脚,所述弹性卡脚设于所述底座连接环和所述卡扣式连接座之间,且所述弹性卡脚分别与所述底座连接环和所述卡扣式连接座连接,所述弹性卡脚用于在平行于所述安装孔径向面的平面上发生弹性形变;以及稳定块,所述稳定块上设有用于与所述螺旋状凸起插接配合的螺旋槽;所述稳定块、所述弹性卡脚和所述卡扣式连接座内均设有用于使所述螺栓穿过的通孔。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弹性卡脚包括:第一卡脚连接部,与所述卡扣式连接座连接;弹性臂,设于所述第一卡脚连接部外周,所述弹性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卡脚连接部连接;以及第二卡脚连接部,所述第二卡脚连接部设于所述弹性臂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卡脚连接部与所述弹性臂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二卡脚连接部与所述底座连接环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安装机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隐藏式车门把手安装机构,在安装的时候先将底座组件通过卡接方式预固定在车门外板上,无需通过与螺栓配合的孔进行位置的调节,以卡接限位的方式定位底座组件,能够有效保证底座组件以最小的误差精确的预固定在指定的安装位置上,进而能有效保证把手和车门外板之间的间隙、面差均匀;在预固定底座组件后,通过公差吸收组件将底座组件最终固定在车门外板加强板上,吸收制造公差和连接误差,使底座组件能有效的固定在车门外板加强板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安装机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辆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车辆通过采用上述能使把手间隙、面差均匀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安装结构,能在保证把手安装强度要求的基础上,使车门及把手的外观更加美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安装机构与车门外板和车门外板加强板的装配结构爆炸图;图2为图1中底座安装环、安装垫环和外板安装组件的装配结构爆炸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安装机构与把手的装配结构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的底座组件和公差吸收组件的装配结构立体图一;图5为图4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的底座组件和公差吸收组件的装配结构爆炸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的底座组件和公差吸收组件的装配结构立体图二;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的安装垫环和底座安装环的装配结构爆炸图一;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的安装垫环和底座安装环的装配结构爆炸图二;图10为图1的A部放大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的公差吸收组件的爆炸分解图一;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的公差吸收组件的爆炸分解图二;图13为图10中卡扣式连接座和弹性卡脚的B向装配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板安装组件;101、外板卡接板;102、第一卡口;103、外板限位板;2、底座组件;201、安装垫环;202、过孔;203、底座安装环;204、第一卡扣;205、底座;206、定位凹陷;207、定位凸筋;208、第二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隐藏式车门把手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板安装组件,用于设于所述车门外板的内侧,且所述外板安装组件用于与车门外板一体设置;/n底座组件,用于连接把手,所述底座组件通过所述外板安装组件卡接固定于指定的安装位置;以及/n公差吸收组件,所述公差吸收组件与所述底座组件固接,且所述公差吸收组件用于设于车门外板加强板上的安装孔和螺栓之间,所述公差吸收组件用于吸收所述螺栓和所述安装孔之间的公差,所述车门外板加强板固接于所述车门外板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隐藏式车门把手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板安装组件,用于设于所述车门外板的内侧,且所述外板安装组件用于与车门外板一体设置;
底座组件,用于连接把手,所述底座组件通过所述外板安装组件卡接固定于指定的安装位置;以及
公差吸收组件,所述公差吸收组件与所述底座组件固接,且所述公差吸收组件用于设于车门外板加强板上的安装孔和螺栓之间,所述公差吸收组件用于吸收所述螺栓和所述安装孔之间的公差,所述车门外板加强板固接于所述车门外板内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安装组件包括用于与所述车门外板一体设置的外板卡接板,所述外板卡接板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外板卡接板用于环绕所述车门外板上的把手孔设置,所述外板卡接板上设有第一卡口,所述底座组件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卡口卡接固定的第一卡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安装组件还包括用于与所述车门外板一体设置的外板限位板,所述外板限位板用于环绕所述把手孔设置,所述底座组件上设有用于套装于所述外板限位板外周的槽状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卡扣设于所述槽状定位结构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包括:
安装垫环,套设于所述外板限位板外周,所述安装垫环上设有用于使所述外板卡接板穿过的过孔;
底座安装环,套装于所述安装垫环外周,所述底座安装环上设有所述第一卡扣,所述安装垫环和所述底座安装环配合形成所述槽状定位结构;以及
底座,设于所述底座安装环内侧,所述底座与所述底座安装环卡接,所述底座还用于连接所述把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垫环上设有定位凹陷,所述底座安装环的外侧面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凹陷对应插接的定位凸筋。
6.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新飞,宋贺,薛秀全,贺志杰,陈熙,孟凡翔,康进忠,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