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边坡锚杆支护可移动式操作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边坡安全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道路边坡锚杆支护可移动式操作系统。
技术介绍
锚杆支护是指在边坡、岩土深基坑等地表工程及隧道、采场等地下硐室施工中采用的一种加固支护方式。用金属件、木件、聚合物件或其他材料制成杆柱,打入地表岩体或硐室周围岩体预先钻好的孔中,利用其头部、杆体的特殊构造和尾部托板(亦可不用),或依赖于黏结作用将围岩与稳定岩体结合在一起而产生悬吊效果、组合梁效果、补强效果,以达到支护的目的。具有成本低、支护效果好、操作简便、使用灵活、占用施工净空少等优点。对于土质及岩石破碎边坡,由于岩石裸露时间长,导致岩石风化加快,不利于边坡稳定,本着开挖支护同时进行施工的原则,将对开挖边坡及时进行锚喷支护,减少岩石裸露时间。道路施工工期节点的实现直接影响整体工程进度,保证道路施工正常进行是现阶段施工重点。常规道路边坡支护通常采用满堂支架,采用满堂支架具有以下缺点:⑴道路边坡采用扣件式脚手架支撑模板,锚喷支护完毕后,才能拆除模板与脚手架。⑵由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边坡锚杆支护可移动式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通过临时锚固装置以临时固定的方式形成于边坡的坡顶;所述移动装置上形成有卷扬机;/n施工装置,所述施工装置包括施工作业平台以及位于所述施工作业平台下部的多个第一行走轮;/n其中,所述卷扬机包含的钢丝绳的一端与所述施工装置相连;所述卷扬机用于实现所述施工装置沿所述边坡的坡面的升降位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边坡锚杆支护可移动式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通过临时锚固装置以临时固定的方式形成于边坡的坡顶;所述移动装置上形成有卷扬机;
施工装置,所述施工装置包括施工作业平台以及位于所述施工作业平台下部的多个第一行走轮;
其中,所述卷扬机包含的钢丝绳的一端与所述施工装置相连;所述卷扬机用于实现所述施工装置沿所述边坡的坡面的升降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边坡锚杆支护可移动式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于边坡的坡顶上沿坡顶的长方向布置的两根导轨;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位于其下部的多个第二行走轮;多个所述第二行走轮各自与其对应的导轨配合连接;两根所述导轨以及多个所述第二行走轮用于引导所述移动装置沿坡顶的长方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路边坡锚杆支护可移动式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走轮为均有刹车功能的行走轮;所述导轨的横截面具有U型结构,所述第二行走轮嵌装于所述U型结构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道路边坡锚杆支护可移动式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走轮为钢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亚波,周艳平,胡艳军,周红宁,张振伟,牛军,张立超,娄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青海;6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