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桁架H型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411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2
一种钢筋桁架H型钢,包括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第一长条板体和第二长条板体,第一长条板体和第二长条板体的中部之间通过钢筋桁架连接为一体,钢筋桁架包括若干条短钢筋,连接第一长条板体和第二长条板体两端之间的短钢筋均垂直与第一长条板体,其余的短钢筋均倾斜布置且自上而下依次首尾相连,相邻两根短钢筋之间形成V型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重量相对较轻,结构牢固,承压能力好,便于制作,成本低廉,不仅用于墙体的预埋骨架,还适用于建筑行业多种场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桁架H型钢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建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筋桁架H型钢。
技术介绍
在房屋建设过程中,采用传统现场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方式,容易造成劳动力需求大、建筑建设成本高、建设周期长等缺点。近几年,应国家政策要求和建筑绿色发展需求,逐渐形成了装配式住房的建筑模式,即在工厂车间预制装配式住房所需的混凝土墙板,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吊装安装。因此就有了钢筋桁架的出现,现场施工时,只需在钢筋桁架浇筑混凝土即可。目前市场上的H型钢是由平行设置的两块长条形钢板和一块长条腹板焊接而成,这种H型钢重量较重,由于长条腹板的隔断,不能作为混凝土墙体的预埋骨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重量轻、可作为混凝土墙体预埋骨架的钢筋桁架H型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筋桁架H型钢,包括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第一长条板体和第二长条板体,第一长条板体和第二长条板体的中部之间通过钢筋桁架连接为一体,钢筋桁架包括若干条短钢筋,连接第一长条板体和第二长条板体两端之间的短钢筋均垂直与第一长条板体,其余的短钢筋均倾斜布置且自上而下依次首尾相连,相邻两根短钢筋之间形成V型结构。第一长条板体和第二长条板体采用钢板、槽钢或角钢制成。第一长条板体和和第二长条板体上开设有若干减重孔。若干条短钢筋组成的钢筋桁架位于一个平面上,该平面垂直于第一长条板体和第二长条板体。采用技术方案,若干条短钢筋两端分别焊接在第一长条板体和第二长条板体上。钢筋桁架既具有稳定连接第一长条板体和第二长条板体的作用,而且内部通透,大大减轻了H型钢的重量。第一长条板体和第二长条板体采用钢板制成,需要将钢板进行切割成为长条状,若采用槽钢或角钢,则只需要截取设定长度即可,制作工艺更加简单快捷。第一长条板体和和第二长条板体上开设的若干减重孔可进一步减轻H型钢的重量。本专利技术主要应用在混凝土墙体的施工,具体施工过程为:先将若干个钢筋桁架H型钢间隔设置在墙体待浇筑的位置,每隔300mm放置一个,调整所有的第一长条板体均垂直且位于同一平面上,所有的第二长条板体均垂直且位于同一平面上,接着使用玻璃纤维网格布分别粘接在所有的第一长条板的前侧面和所有的第二长条板的后侧面,然后在前侧玻璃纤维网格布的前侧和后侧玻璃纤维网格布的后侧分别支设模板,向前后两侧的模板之间形成的空腔内浇筑轻质混凝土,凝固后形成混凝土保温墙体,最后在前玻璃纤维网格布的前侧和后玻璃纤维网格布的外表面施工抹面胶浆。本专利技术制造工艺简单且成本低,起到承载力强,本专利技术间隔布置减少了混凝土墙体的重量和导热性,降低了混凝土浇筑的成本,结构强度高。墙体前侧面层和后侧面层处分别设置的玻璃纤维网格布,起到应力分散的作用,与抹面胶浆一起共同组成外保温体系的防护面层,抵抗自然界温、湿度变化及意外撞击所引起的面层开裂,重量轻,成本低,防止墙面开裂。本专利技术中的钢筋桁架的设置,在浇筑混凝土时具有良好的通透性,确保墙体浇筑的整体性。本专利技术重量相对较轻,结构牢固,承压能力好,便于制作,成本低廉,不仅用于墙体的预埋骨架,还适用于建筑行业多种场所。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应用时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一种钢筋桁架H型钢,包括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第一长条板体1和第二长条板体2,第一长条板体1和第二长条板体2的中部之间通过钢筋桁架连接为一体,钢筋桁架包括若干条短钢筋3,连接第一长条板体1和第二长条板体2两端之间的短钢筋3均垂直与第一长条板体1,其余的短钢筋3均倾斜布置且自上而下依次首尾相连,相邻两根短钢筋3之间形成V型结构。第一长条板体1和第二长条板体2采用钢板制成,也可以采用槽钢或角钢制成。第一长条板体1和和第二长条板体2上开设有若干减重孔(图未示)。若干条短钢筋3组成的钢筋桁架位于一个平面上,该平面垂直于第一长条板体1和第二长条板体2。若干条短钢筋3两端分别焊接在第一长条板体1和第二长条板体2上。钢筋桁架既具有稳定连接第一长条板体1和第二长条板体2的作用,而且内部通透,大大减轻了H型钢的重量。第一长条板体1和第二长条板体2采用钢板制成,需要将钢板进行切割成为长条状,若采用槽钢或角钢,则只需要截取设定长度即可,制作工艺更加简单快捷。第一长条板体1和和第二长条板体2上开设的若干减重孔可进一步减轻H型钢的重量。本专利技术主要应用在混凝土墙体的施工,具体施工过程为:如图3所示,先将若干个钢筋桁架H型钢间隔设置在墙体待浇筑的位置,每隔300mm放置一个,调整所有的第一长条板体1均垂直且位于同一平面上,所有的第二长条板体2均垂直且位于同一平面上,接着使用玻璃纤维网格布4分别粘接在所有的第一长条板的前侧面和所有的第二长条板的后侧面,然后在前侧玻璃纤维网格布4的前侧和后侧玻璃纤维网格布4的后侧分别支设模板,向前后两侧的模板之间形成的空腔内浇筑轻质混凝土,凝固后形成混凝土保温墙体,最后在前玻璃纤维网格布4的前侧和后玻璃纤维网格布4的外表面施工抹面胶浆。本专利技术制造工艺简单且成本低,起到承载力强,本专利技术间隔布置减少了混凝土墙体的重量和导热性,降低了混凝土浇筑的成本,结构强度高。墙体前侧面层和后侧面层处分别设置的玻璃纤维网格布4,起到应力分散的作用,与抹面胶浆一起共同组成外保温体系的防护面层,抵抗自然界温、湿度变化及意外撞击所引起的面层开裂,重量轻,成本低,防止墙面开裂。本专利技术中的钢筋桁架的设置,在浇筑混凝土时具有良好的通透性,确保墙体浇筑的整体性。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桁架H型钢,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第一长条板体和第二长条板体,第一长条板体和第二长条板体的中部之间通过钢筋桁架连接为一体,钢筋桁架包括若干条短钢筋,连接第一长条板体和第二长条板体两端之间的短钢筋均垂直与第一长条板体,其余的短钢筋均倾斜布置且自上而下依次首尾相连,相邻两根短钢筋之间形成V型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桁架H型钢,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第一长条板体和第二长条板体,第一长条板体和第二长条板体的中部之间通过钢筋桁架连接为一体,钢筋桁架包括若干条短钢筋,连接第一长条板体和第二长条板体两端之间的短钢筋均垂直与第一长条板体,其余的短钢筋均倾斜布置且自上而下依次首尾相连,相邻两根短钢筋之间形成V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民何志强高天顺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昌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